剑指“刷单好评”“低价陷阱” 新版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日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天(10月15日)将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历经三次修改,直面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挑战与民生关切的问题,通过制度升级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装上“安全阀”,为经营者与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4

“饭圈”、网红、直播乱象等问题,看管理部门如何处置

治理网络生态乱象是推动文明上网的基础性工作。综治局广泛听取网民意见,聚焦党中央关心、网民反映强烈的网上突出问题,每年开展“清朗”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进行重拳整治,清理网上信息,深挖问题根源,剖析问题滋生原因,摸清传播规律,制订治本之策。

《旗帜》2025年第9期 2025-10-14

赶紧自查!这34款App被通报

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34款移动应用(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 2025-10-13

暗中收费、捆绑售险、无法出票……小心山寨订票App陷阱!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山寨订票软件近期“活跃”起来——它们与官方平台界面、标志相似,却暗中收取额外服务费,强制捆绑销售保险;一些软件存在无法出票、退款难等风险,让旅客蒙受经济损失。

光明网 2025-10-11

“一秒生成制服照”? AI岂能如此换装

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生活照,便可一键生成个人军装照、警察照……“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AI工具推出“换装”功能,引发不少军警迷的追捧。但是,有不法分子利用“AI换装”功能,伪造军警身份招摇撞骗,亟待引起警惕。

新华网 2025-10-11

整治网络空间“情绪污染”,警惕算法“投喂”本质

近日,为整治恶意挑动对立、宣扬暴力戾气等负面情绪问题,营造更加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人民日报 2025-10-10

“晒娃”变“生意经” 一些机构运作未成年人成流量主角

在社交媒体上,部分博主“晒娃”失去边界,有些在MCN机构加持下,将一些未成年人推至镜头前吸引流量。

中国青年报 2025-10-09

热搜榜单,不能成为炒作明星琐事的“专场”

这几天,几家主要网络平台接连被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目光,也把相关平台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新华社 2025-09-28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5-09-22

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没有高水平的网络安全,就难有高水平的国家安全,就难以守护高质量发展,难以有力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切身利益。

人民日报 2025-09-19

警惕!“钓鱼式”网络攻击盯上办公邮箱

近日,某境外反华敌对势力针对某机关单位工作邮箱实施网络攻击窃密活动,并以此为跳板,将病毒植入与该单位有业务联系的其他单位工作邮箱,造成多家单位工作邮箱被控用。

国家安全部 2025-09-12

2025年8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946.4万件

2025年8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946.4万件,环比增长3.9%、同比下降1.9%。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2025-09-11

我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强化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9月8日,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新华社 2025-09-10

给AI参与内容生产“立规矩”

热点事件发生后,有人利用AI生成的假“照片”引流吸睛;网络直播间里,有人利用AI生成的假“名人”疯狂带货;现实社会中,有人利用“AI换脸”实施诈骗……

新华社“千笔楼” 2025-09-10

别让加密通信成为安全幻觉

一些通用加密通信软件在为信息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为境外间谍不法活动提供了新的掩护。其风险如暗流涌动,需高度警惕。

国家安全部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