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通用加密通信软件在为信息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为境外间谍不法活动提供了新的掩护。其风险如暗流涌动,需高度警惕。
国家安全部
2025-09-04
通过“人脸识别”注册的电话卡,正在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脸”的主人却可能对此毫不知情。
法治日报
2025-08-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12条,自2025年8月26日起施行。
新华社
2025-08-26
随着人们反诈意识的提高,大多数人不会轻易接听境外来电,境外诈骗团伙为了降低被害人的警觉,便通过各种方式将来电号码显示为境内,其中便出现了一些专门为境外诈骗团伙引流的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6
据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有游客反映称,其在陕西西安大雁塔附近的一汉服馆内因消费纠纷与商家发生冲突,引发广泛关注。
工人日报
2025-08-14
近日,疑因不堪网暴长期侵扰,河南周口某医院一名妇产科医生坠楼身亡,当地有关部门已介入开展调查处理。真相有待公布,但事件凸显的网络暴力治理问题,引人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8-14
外国人熟练演唱中文歌曲、银发奶奶传授养生秘诀、氛围感女孩分享穿搭美学……社交媒体上,一些AI生成的视频关注度颇高,“细节满满”让很多网友信以为真。
新华社
2025-08-12
不久前,针对互联网“黑话烂梗”泛滥势头,一些网络平台发布公告,明确整治平台上的不规范用语现象,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8-11
暑期孩子触屏时间激增,不少家长反映,一些动画短剧低俗化、暴力化倾向明显。
央视网
2025-07-29
网信部门持续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指导督促相关平台从深从细全面排查整治,依法依约处置违法违规账号,于近日通报第二批典型案例。
人民网
2025-07-22
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民生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覆盖全市5万多家经营主体的App和小程序,在随机抽查的197款应用程序中,竟然发现了多达388项问题。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2025-07-17
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到千行百业和日常生活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AI工具若被不法分子利用,会对我关键数据、基础设施、社会秩序造成损害,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隐形武器”。
国家安全部
2025-07-17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花样繁多,涉诈APP常以各类极具迷惑性的形式进行伪装,构成诈骗陷阱。为切实保障公众财产安全,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汇总近期高发的涉诈APP信息,助力公众快速识别诈骗迷局。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破产了不怕,爸妈养你!”朋友们,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短视频?网友如果分享亲身经历,无可厚非。但刷着刷着,却发现同款话术、批量制造的摆拍视频,就值得警惕。
人民日报评论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