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12:57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熊鹏 人阅读
2月26日下午,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于仲宣大礼堂举办了一场青春期性教育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特邀宜昌一中副高级教师琚艳丽,为高一高二全体学生解疑释惑,旨在提升学生应对青春期相关问题的行为能力。
青春期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爱的教育,也是人格的教育。它致力于提升学生爱的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是玩笑还是欺凌,感受是关键”,这是本次讲座解答的首个困惑。高一高二学生身体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学生应对问题能力的欠缺,他们常以玩笑形式表达惊吓、惶恐、焦虑等情绪,甚至使用浑话、黄话,或通过过分的肢体接触来宣泄。以往“写检讨、请回家”等方式只是单纯的“堵”。讲座中,琚老师列举了一系列青春期同龄人的不当言论和行为,让同学们明确:“玩笑,应是双方都开心;非玩笑,则是一方开心,另一方难受”。这种引导方式让同学们豁然开朗。在学校等公共场合,涉及性相关的玩笑需格外慎重。一旦对方表明反感态度,应立即中止该行为;若自身的性价值观无法接受此类玩笑,需在第一时间明确表态。自我认同是青春期最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只有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值得被爱。讲座中,老师通过案例剖析,从“如何表达情感”“如何面对告白”“如何面对拒绝”“如何经营爱情”四个方面,引导同学们珍视爱,学会尊重,掌握不带敌意拒绝他人的技巧,正确区分是爱这个人本身,还是爱被爱的感觉。明确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付出,当内心有充满生命力的情感给予他人时,才具备创造爱情的能力。
亲密关系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温暖的亲密关系是人生重要的开端。讲座通过视频展示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向同学们传递:要拥有温暖的亲密关系,就必须学会尊重,包括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对方以及尊重他人。青春期学生生命能量旺盛,对异性容易产生幻想,但不能任由原始欲望宣泄,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专注文化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合理转化性能量。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确界限,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也能避免因卷入他人情感而好心办坏事,例如在他人情感纠纷中,不当介入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讲座还提及“网络暴力——数字足迹终身追责”。通过宜昌市西陵区的鲜活案例,生动阐释了网络攻击一旦达到特定标准,行为人将面临法律制裁。这些案例有效调整了学生的认知,有助于降低网络舆情的发生率。
以上四个方面,有效地引导了当阳第二高级中学的同学们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矛盾与困惑,激励大家努力提升自己,用自信和阳光浇灌“青春之花”,实现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通讯员 胡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