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因地制宜改造 项目纷纷落地 老旧小区有“里”又有“面”

2025-02-26 06:5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小区像人一样,也有变老的一天。老旧小区逐渐显露出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宜昌市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因地制宜施良策,顺应群众期待,找准切口,瞄准难点痛点,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一个个老旧小区有“里”有“面”,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桥北社区:改造亲民  治理暖心

“本周四,社区的亲民化改造项目就动工了。”2月25日,西陵区西坝街道桥北社区党委书记赵云告诉记者。本次施工,将利用社区闲置的办公场所改造出一处居家养老服务站,此举也将让社区服务功能更为完善,更好惠及社区居民。

作为西陵区开展亲民化改造的试点社区之一,桥北社区的特点是老年人占比较高。赵云介绍,桥北社区5700多名常住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3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00多名,其中,不乏独居老人。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内8个小区也均为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空间并不充裕。如何让辖区内的“一老一小”过得更舒心,让服务更具温度?社区给出答案:将更多公办空间让给社区居民。

赵云介绍,根据改造计划,桥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大厅将撤除服务前台,改成儿童活动场地。届时,大厅内将会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办事,而社区办公场所将与社区居民活动场地融为一体。社区工作人员也将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走访居民,开展现场办公,提升服务效率和基层治理温度。

据介绍,桥北社区本次亲民化和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将在6月底前完成。建成后,怎样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服务居民的功能?赵云说,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已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开展走访摸排,同时着手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服务站功能进行完善。

根据计划,今年下半年,社区还将建设一间幸福食堂,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就餐需求。

【记者手记】

桥北社区基层治理以更好服务居民为前提,从化解“痛点”着手开展亲民化改造,体现了担当。社区按照居民需求,在有限的办公空间内腾挪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体现了温度。针对有多个老旧小区的现状,社区在提高“一老一小”生活质量上履行了责任。通过有限资金、有限空间量体裁衣,尽力完善服务功能,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体现了人性化和亲和力。(记者卞健鑫)

江临天下:三年治理  焕然一新

尽管回家的路还是那一条,但76岁的邓履昭如今感受却大不相同。2月25日,在伍家岗区江临天下小区,居民邓履昭感慨道:“我一直住在这个小区,当初蛮喜欢这里的环境,有感情。去年小区改造完成后,环境变好了,我也不用小跑着进出门,躲天上掉下的墙砖了。”

宝塔河街道宝联社区江临天下小区建于2005年,居民466户,有近20年历史。该小区环境好、位置好,当年是居民心中的骄傲。随着时间推移,小区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各种问题渐渐显现出来。在邓履昭的印象中,小区一直饱受“三乱”现象困扰:地下生活用水管道破裂渗水难以修复;道路破损严重,尘土飞扬,影响居民出行;住宅楼外墙砖大面积脱落,多次发生砸伤行人和车辆的事故,居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小区地基沉降,还发生过地陷情况,水管爆裂抢修是常事。”湖北享安物业有限公司经理刘春华说,2020年接手管理小区时,令他头疼不已。

改造后的江临天下小区。记者陈飞 摄

2021年,宝联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入户走访,听取居民心声,居民、物业公司、业委会共同商议。在伍家岗区政府、区住建局支持下,2022年着手解决小区供水和道路改造问题,居民每户自筹资金近700元,两项工程迅速启动并在数月内完工。“路面刷黑,地下供水水管全部更换,一户一表改造,小区已经摆脱了经常停水的困扰。”江临天下小区业委会主任万武说。

但江临天下小区最为棘手的还属外墙砖脱落问题。限于当时施工工艺和标准,外墙贴的均为墙砖,时有脱落。“三年前,曾经有人想来买二手房,看到地面坑洼,外墙掉墙砖,直接吓退了。”万武说道。

外墙维修意味着要排查敲掉墙砖,重新刷涂料,工程量大,费用是个难题。“小区的维修基金实际上在过去近20年间用于楼顶、电梯维修、地陷改造等,所剩不多。”宝联社区党委书记汪宏芳说,维修基金不仅不足,且还不能轻易动用。外墙维修一时陷入困境。

后经伍家岗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多次协调,在市司法局支持下,江临天小区业委会与小区开发商终于达成外墙砖维修协议:由开发商承担90%维修资金,居民筹资10%。维修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年底全面完工,维修外墙面1万多平方米,以涂料粉刷,仿原墙砖样式,尽量保持墙面原貌,彻底消除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安全隐患。“现在来我们小区看二手房的人又多了起来了。”万武笑着说。

如今,困扰小区居民生活已久的三大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其间,市司法局帮小区修建了法治文化长廊,社区想方设法引来健身器材……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记者手记】

老旧小区改造面临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江临天下小区的改造可以提供一些借鉴经验。比如在小区地下管网改造、一户一表改造上,社区通过市司法局给出专业法律建议,帮居民捋清权责问题。就如居民邹国立所说“入户管道费用那是我们居民应该承担的”。权责清晰后,社区通过发放居民问卷、业委会召集居民代表商讨、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尊重了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在改造前后,社区引导居民自治管理,小区业委会、志愿者居民、物业公司一起“共管、共改、共商、共建”,不断寻求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的路径。江临天下小区旧貌换新颜,赢得了居民的好评。(记者陈飞、通讯员张甜田)

汇才佳苑:环境变美  住得舒心

平整防滑的地铺石、样式统一的花坛、造型别致的凉亭,经过3个月的改造施工,西陵区学院街道环城北路社区汇才佳苑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区居民也品尝到了改造带来的“甜果子”。

汇才佳苑小区始建于2003年,共有3栋楼、213户业主,老人占比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小区绿化杂乱、路面坑洼不平、健身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居民张爷爷说:“特别是小区中间那片小树林,非常杂乱,不仅影响了低层住户的采光,夏天也容易滋生蚊蝇,大家都期盼能够对其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汇才佳苑小区。通讯员张笑 摄

为彻底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去年11月,环城北路社区组织居民召开议事协商会,很多老人开展“头脑风暴”,就资金来源、改造内容、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意见和建议,小区改造随后得以顺利启动。

根据老人们所提的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原来的小树林被改造成了小区广场,一部分树木被移栽至别处,剩下的也被重新规整,施工人员还为其修建了样式统一、颜色各异的花坛。另外,广场地面也铺上了崭新的防滑地砖,居民在上面行走更安全舒适。针对小区健身设施老化和缺乏的问题,在小区一角,还建造了一个休闲亭,供居民聊天娱乐,丰富业余生活。考虑到小区地面停车位杂乱无序,为进一步方便业主停车,施工方对泊位重新进行了施划。

今年2月下旬,本次改造基本完工,短短3个月时间,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令居民喜笑颜开。很多老人沐浴着暖阳,或三五成群在广场上聊天,或热热闹闹在休闲亭里下棋,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居民蔡奶奶说:“这次改造完全是按照居民的建议开展的,很多项目都照顾到了我们老年人的需求,现在小区不仅变亮堂了,环境也更美了,我们在这里住着非常舒心。”

【记者手记】

汇才佳苑小区改造规模不大、时间不长,但居民满意度很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吸纳民智,有的放矢。很多小区在“变老”,住在里面的业主也在变老,老人成为小区里活动时间最多的人群。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吸收银发一族的建议,照顾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小区改造切切实实结出华而又实的“甜果子”“好果子”。(记者徐明明、通讯员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