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06:3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宜昌马拉松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身份识别、赋能城市品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展望未来发展,围绕全面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部署,锚定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要推进宜昌马拉松进一步提档升级,持续放大马拉松赛的聚人性和聚媒性优势,更好发挥其对城市品牌建设的牵引带动作用,向外界充分展示“来电之城”宜昌的特色和魅力。
以更精心的赛事组织彰显宜人之城本色。推进宜昌马拉松组织提档升级,要树牢公益、安全、简约、绿色的发展理念,传承马拉松精神,弘扬马拉松文化,提升赛事品质和参赛体验,锻造宜昌马拉松的特色优势,让马拉松赛成为宜昌人的节日,让宜昌成为外地人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优化赛事组织体系,明确政府部门、承办公司、赞助企业、志愿者各方职责,形成高效协调的合作办赛模式。对参赛者需求及时响应,统筹安排好参赛者的食、住、行、游、购、娱,让他们宾至如归。加强跑者人文关怀,细分参赛群体,推出更多普适性项目,让他们感受宜昌人的用心用情。细化赛事流程,强化要素保障、数字赋能,提升赛道配套设施的智慧化水平,开发智慧宜昌马拉松专门软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小程序成绩查询、医护端APP、马拉松心率预警平台,提高宜昌马拉松赛事的安全服务水平,让参赛者领略宜昌城的智慧美好,以他们所见所感不断彰显宜昌宜人之城本色。
以更精当的赛事产品擦亮绿色之城底色。宜昌马拉松要摆脱中国城市路跑赛事同质化倾向,聚焦宜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景与愿景,设计“在宜昌看见美丽长江”的竞赛线路,打造宜昌马拉松“中国田径协会自然生态特色赛事”升级版,突出展示滨江画廊、碧水安澜、江豚逐浪、氢舟飞驰的绿色元素,呈现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自然景致,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选择绿意盎然的春季或五彩斑斓的秋季为竞赛时间,充分匹配城市发展的颜值和气质,充分彰显宜昌的宜人气候与动人城市色调,让参赛者在最美的时节遇见秀美的宜昌。创新开发汇聚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赛事纪念品,兼顾产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城市特质和马拉松精神,持续向跑者展现宜昌绿色之城的底色。
以更精进的赛事经济升腾昌盛之地成色。推进宜昌马拉松经济破圈增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植宜昌的世界级山水、世界级工程、世界级文化,做好宜昌马拉松“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文章,突出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同步开发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实现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单人竞赛多人消费。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挥宜昌马拉松“金牌赛事”综合优势,围绕赛事体育组织、赞助企业、赛事装备,通过“赛事+展会”模式,设置体育器材展示区、赛事活动体验区、城市露营休闲区、潮流运动集市区、户外装备展售区等专区,有效对接体育供给和市民需求。延展体育赛事周边活动,与中华龙舟协会洽商举办长江水上马拉松赛,与三峡大学合作举行体育运动科技论坛,与宜昌马拉松同期开展体育消费周活动,发放马拉松惠民消费券,营建学术交流、体育比赛、文化旅游、美食品鉴等多业态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和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宜昌昌盛之地的经济成色。
以更精准的赛事营销绘就来电之城美色。推进宜昌马拉松宣介提质增效,要用好传播平台,借助宜昌文化地标营造全城欢庆氛围,用好马拉松赛新闻发布会和官方网站,及时发布赛事动态,推介城市文化与赛事特色,尤其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综合运用直播互动平台、网络直播、微直播等社交自媒体平台,将赛事信息传导到不同圈层,向全国人民展示大美宜昌,展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三峡生态名城风采,让马拉松带火宜昌城。要转换传播视角,注重发挥跑者示范效应,以参赛者为主线来挖掘路跑故事,传播他们参与宜昌马拉松赛的乐趣和乐事,以民间视角传递宜昌的善治良序、好山好水、美食美景。要拓展传播场域,利用宜昌地方国际传播矩阵,积极做好宜昌马拉松的国际传播,积极稳妥吸引外国选手参赛,谋划组建世界临坝城市马拉松联盟,持续扩大世界朋友圈,有效传播宜昌来电之城的绚丽美色。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张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