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06:2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1月24日,以“数行天下 理创未来”为主题的宜昌市第三届中学生数理文化活动在三峡高中精彩上演。数千名师生沉浸式感受这场年度数理盛宴,在实践中传承数理之志、体验数理之美、感受数理之乐、触摸数理之脉。
这场持续三年的“数理热潮”,为校园、学生带来了哪些改变?
近两百名学子同台竞技
实验操作中尽显科学素养
11月24日,三峡高中的实验室里热闹非凡,近200名实验操作高手齐聚一堂,同场比拼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
当天,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初中代表队,聚焦物理、生物两大学科,在实验操作中检验知识掌握的扎实度;全市24所高中的参赛学生,则围绕物、化、生实操,展现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精准的操作水平。

初中数学社团“生动课堂”教学大赛比赛现场。(通讯员崔波 摄)
走进赛场,选手们在限定时间内有条不紊地搭建实验装置、细致调试仪器参数、精准记录每一组数据,再通过严谨分析推导实验结论。
“希望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同学,都能纯粹地享受探索的乐趣,感受逻辑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喜悦。”宜昌市教科院院长蒋葵林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初心。比赛并非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从而激发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
据了解,宜昌自2023年开始推出“校校开展、人人参与”的全市数理文化活动。三年以来,宜昌学子科学素养大幅提升,“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高涨,一大批优秀学子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等国家级数理科创竞赛中摘金夺银。
36件创新作品惊艳亮相
脑洞大开诠释“数理+实践”魅力
与实验操作能力大赛同步开启的,还有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学生发明创造展示。36件优秀学生创新作品惊艳亮相,涵盖智能科技、航空航天、能源战略等多个前沿领域。
AI智能聊天机器人、中国能源安全模型……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吸引了近2000名师生现场观摩学习。
去年因“手搓折叠屏手机”火爆全网的夷陵中学学子兰博文,今年再度带来惊喜——三轴倾转翼垂起运载无人机。为了打造这款无人机,兰博文利用3D打印机完成核心部件制作,创新性地采用“Y3”形式机体与倾转翼设计,不仅让无人机具备高速飞行与高效运载的双重优势,还大幅提升了货仓容量与气动性能,兼顾了经济性与快捷性。

兰博文展示三轴倾转翼垂起运载无人机。(市教科院 供图)
“在设计过程中,我不仅查阅了大量专业资料,还主动涉猎航空工程、机械设计等领域的知识,就是希望通过一次次改进调试,让这款无人机未来能真正投入实际使用。”兰博文自信地说。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一年比一年强——他们不再局限于‘小发明、小创造’,而是开始聚焦社会热点和行业难点、痛点问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上,学生们的探索越来越深入,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育成果。”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鸣说。
以“九个一”破题科学教育
重构生动课堂育创新人才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科学教育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短缺等共性难题。如何破解这些困境,让科学教育真正“活”起来?
自2024年2月宜昌市成功获批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以来,宜昌市坚持以“九个一”为抓手,通过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构建一套成熟体系、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明确一名科学副校长、树立一批亮点品牌、打造一节生动课堂,过好一个文化节日、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等措施,巧借资源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用心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实验竞技展真功。 (通讯员周永锋 摄)
在去年“科学教育生动课堂大赛”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设2025年初中数学社团“生动课堂”教学大赛,引导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知识拓展与思维训练。10月底,全市近300名初中数学教师、教研员代表齐聚秭归,共同探讨数学社团生动课堂新路径。
秭归县第一实验中学王晓敏老师带来的“抢数游戏”社团课,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赢得了学生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现在我会主动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课后,不少学生纷纷感叹,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好“玩”。
“我们希望以数理文化活动为切入点,推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科实践,学会用数理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理的思维思考世界,最终实现‘激发探究兴趣、深化知识应用、培育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黎磊充满期待地说。(记者张婷婷、通讯员罗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