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解码项目建设的“宜昌速度”

2025-11-24 06:1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1月19日,宜昌楚能新能源PACK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314Ah电池组成的PACK插箱。(通讯员金晓燕 摄)

10月9日项目签约,10月27日正式开工。短短18天,远景动力宜昌基地一期项目,再次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宜昌速度”。

峡江之畔,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涌动,重大项目建设满弦开弓、扬鞭跃马。一次次不断刷新的“宜昌速度”,成为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突破的生动注脚,引领宜昌“十四五”期间在高质量发展的竞赛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宜昌奋力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提供硬核“先行”支撑。

“宜昌速度”一次次刷新

11月13日,远景动力智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400多名工人忙着绑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开工半个多月,4800多根桩基已深扎地下,项目承台施工热火朝天。

“我们24小时连续施工,锚定明年2月15日主体结构封顶、7月15日投产的目标,赶工期、抢进度。”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徐鹏说。

据悉,该项目规划年产能40GWh,覆盖电极、电芯、电池包等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最新一代700+Ah储能电池产品,达产后年产值超百亿元。

“从项目签约到如今开工建设,高效顺畅,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远景动力技术(宜昌)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赵修航说。

向北30多公里,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正在书写“宜昌速度”新篇章。

强夯机、打桩机、吊车,163台机械设备默契配合,将一根根桩基蹬入地下。“项目一期,33天完成1191亩地场平。如今项目二期,40天完成了1800亩场平,又一次刷新‘楚能速度’!”夷陵城发公司总经理龚小平说。

“十四五”以来,知名企业纷纷重仓宜昌,项目建设引擎轰鸣,不断刷新“宜昌速度”。

2021年,邦普落户宜昌,52天完成签约到开工、296天实现从开工到试产;

三峡千古情景区,仅用300多天建成。开业满百天营收突破1亿元,一台演出火了一座城。

2024年1月,宜化氨醇项目投产,20个月的用时刷新了国内同等规模装置建设纪录……

“板房精神”催化项目建设加速度

重大项目不是简单的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火热施工的背后有“板房精神”韧性支撑,也有细致入微的“宜昌温度”。

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区招商局项目服务科科长韩双一大早就忙起来了,更新项目档案,向企业反馈诉求办理进展。

“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产业园项目,企业咨询厂区围墙外绿化带建设协调事宜,我们已将这个事项纳入新建计划。”韩双翻开项目专属档案介绍。

在宜昌高新区,每个新落户的项目都有一本“成长记录册”。这本册子记录着项目从净地交付、征迁场平、前期工作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成长足迹。

如何破解项目建设中“成长的烦恼”?宜昌高新区将服务关口从“开工后”前移至“审批前”,为企业装上“导航仪”,签约、审批、建设、投产全流程节点清晰。“当好金牌‘店小二’,一般事当天办结,复杂事3天办结,难办事区级领导调度办结。”对韩双来说,跑现场、跑部门、跑窗口是工作常态,很少能坐到办公室里。

11月12日,走进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办公室所在的板房,门口醒目的倒计时牌子、墙上的项目推进任务清单表传递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为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机制办对相关责任单位实行“三色管理法”。“推进顺利的任务事项纳入绿色清单,推进滞后的纳入黄色清单约谈,推进严重滞后的纳入红色清单督办。”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办公室工作人员田永强介绍。

在机制办公室,安全帽、雨靴、手电筒、洗漱用品等摆放整齐。“我们随时准备上工地干通宵,把每天的清单任务督办落实到位,日清日结。”田永强说。

营商环境暖心,企业发展舒心。“有诉求当场回应、有难题当场拍板、有需求马上对接,真正做到所有问题不过夜,正是这种‘宜昌效率’给了我们扩产的底气。”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林森说。

特色项目支撑产业新优势

一个个重大项目扛鼎,聚产业倍增之“力”,成能级跨越之“势”。

这些年,宜昌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2024年,宜昌经济总量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

在宜化新能源材料产业园,6000亩土地承载着16个项目,积蓄着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澎湃动能。如今,园区14个项目已投产,今年底16个项目可全部投产。

“园区耦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肥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等绿色化工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向新向绿发展。”宜化集团副总工程师黄志亮表示。

“我们将与宜昌市携手共进,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助力中国的‘水电心脏’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绿色引擎’,让‘宜昌造’电池产品点亮中国、走向世界!”赵修航说。

宜昌锚定“集群式”发展路径,以“四个重大”为牵引,不断刷新“宜昌速度”,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以邦普、欣旺达为龙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集群,以宜化、兴发、万华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项目集群,以广汽传祺、鑫汇新能源船舶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集群,以安琪、东阳光为龙头的生命健康产业项目集群,以中科曙光、燧原科技为龙头的大数据和算力经济产业项目集群……一个个项目,一条条生产线,一片片产业集群,正共同构筑起宜昌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在高质量发展的竞赛中抢占制高点、激发新动能、赢得新优势。(记者赵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