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06:1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1月22日,在长江枝江段关洲水道疏浚施工现场,机器轰鸣、铲斗起伏,“长鹰8”用巨大的抓斗,将长江中淤积的泥沙打捞起来,移至一旁的泥驳运输船上。
近年来,随着货运需求不断攀升,长江黄金水道效应日益凸显。长江枝江段,由于其地理位置等因素,存在“坡陡流急”“反复落淤”等问题,成为制约长江航道通过能力的“中梗阻”。为进一步提升航道通过能力,每年汛期结束,长江宜昌航道部门即启动重点水道疏浚施工期养护管理,保障航道畅通与船舶航行安全。
今年疏浚维护的航道涉及枝江6条水道,疏浚施工区域多、疏浚量大,宜昌航道部门共安排了5艘疏浚施工船。作为疏浚的主力军,国内装机功率最大的反铲挖泥船“长鹰8”轮连续奋战。“我们采取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目前,‘长鹰8’每天的疏浚产量接近4000方,整个辖区5条工程船单日最大方量可达到2万方。”“长鹰8”船长李昆池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长鹰8”施工区域的附近航道里,来往船舶正常通行。为确保航道疏浚如期完工,目前暂未实施禁航措施。长江枝江航道处航道科科长黄登介绍,为有效减少后续禁、限航施工时间,缓解施工与通航的矛盾,今年施工首次在疏浚的设计阶段提出“临时航槽”概念,在施工前期先疏挖“临时航槽”,将航道内的航标暂时移动调整,为航道疏浚“让出”空间。
今年疏浚项目的工程量约124.43万方,截至目前,已完成了85%,枝江水道、刘巷水道已完工,芦家河水道、江口水道、大埠街水道、关州水道正在施工中。整体疏浚项目预计12月25日完工,枝江段的最小维护水深届时将达到4.5米的初通目标,船舶通过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记者王英、王姿,通讯员杨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