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19:34 来源:大武汉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11月21日,以“万物互联 智能领航”为主题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举行。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除首次亮相大会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外,展厅内,人形机器人、AI解决方案与工业应用场景交织,描绘出一幅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未来图景。

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展出的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连续多年参展的长飞公司以“AI融智,光赋未来”为主题,展示了AI智算底座、数智制造、智能感知、具身智能四大主题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作为中国光通信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长飞公司今年发布“AI-2030”战略,明确要全面发力、拥抱AI。
展厅现场,首次亮相武汉展会的“长飞一号”人形机器人格外抢眼。这款银白色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与环境理解能力,可在草坪、鹅卵石等复杂路面稳定行走,速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3%,展现出广泛的服务场景适应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长飞一号”不仅支持景区导览、咨询问答、自主巡逻等任务,还具备深厚的训练和二次开发潜力。
“401,设备运行情况怎么样?”“目前整体运行基本正常,变压器负载率65%……”与长飞公司相距不远的盛隆电气展厅内,盛隆电气工作人员展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配电柜AI-iPanel“会说话、会思考、会自主管理”等特点。这款产品集语音交互、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可大幅提升配电系统自主管理能力。

人形机器人成本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主角”。
同样基于AI,盛隆电气自主研发的另一款产品——iDrip5.0系统首次将安防、消防、楼控、电力等20多个不同子系统集成到一起,通过算法模型有机地让整个设备自动智慧地运行,合理调控多种能源。现场演示中,工作人员用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便可以控制整栋大楼的灯光、空调、门禁等电器设备。
中国联通展厅电子屏上,“人工智能赋能中国联通新型工业化实现三次跃迁”的宣传语格外醒目。现场看到,该公司推出的“格物工业具身智能平台”同时调度三款机器人——机械臂“小智1号”执行包装质检,人形机器人负责物料分拣,“机器狗”形态设备穿梭巡检。“一个平台管理百种、千型、万机的机器人。”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实现了不同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
在中国电信展厅,一台由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与岚图汽车协同亮相。这台头戴黄色安全帽的机器人已应用于汽车生产线,可携带专用仪器,对整车外观进行自动化面差检测。它能围绕车辆自主行走,通过视觉与测量系统精准识别各部位间隙与高低差,并实时记录、上传数据。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展出的智能踏勘机器人,它能在极端恶劣地形下自主运行,精准完成环境感知、自主导航与岩石样本采集等任务,显著提升了勘查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从光纤通信到电力能源,从汽车制造到地质勘探,智能化变革正在各行各业加速推进。现场一位本地参展商对记者感叹:“这或许不是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但绝对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一届。”
(长江日报记者李琴 通讯员黄安琪 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