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首批“一带一路”科技减贫先进技术成果发布 宜昌企业参与研发鲟鱼先进活运技术上榜

2025-11-21 06:3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1月20日,记者从宜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日前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发布首批“一带一路”科技减贫先进技术成果清单,其中水产相关技术5项,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岗位骨干廖涛研究员团队与位于宜都市的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技术“鲟鱼先进活运技术”榜上有名。

鲟鱼是我国高端水产养殖和加工出口的重要特色淡水鱼类之一。目前国内鲟鱼基本以鲜销为主,然而,由于养殖区域和销售市场距离远,传统活鱼运输成本高,水质易变坏,且鲟鱼在拉网和过秤转移期间容易应激擦伤感染等,造成远距离运输死亡率较高。尤其是以产鱼子酱为主要目的的大个体鲟鱼,运输要求显著高于普通大宗淡水鱼类。

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团队与清江鲟鱼谷公司合作研发鲟鱼先进活运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捕捞、暂养、镇静、包装装卸、运输、复苏等关键环节,目前已走完了科研团队小试、中试和院企联合应用示范等研发应用全流程,成熟度达100%。

据了解,鲟鱼先进活运技术适用于以加工鱼子酱为目的的大规格鲟鱼中远途活体运输,运输距离5000公里以内,成活率在98%以上。在多次实验之后,2020年9月23日,12吨活体鲟鱼由3辆鱼罐车装载,从清江鲟鱼谷出发,于26日晚抵达新疆霍尔果斯,完成通关后运抵哈萨克斯坦,鲟鱼保活率达到100%,创湖北省鲜活鲟鱼首次出口纪录。此后鲟鱼谷鲟鱼连续三年出口哈萨克斯坦,每次保活率均为100%。今年10月31日,清江鲟鱼谷公司完成宜昌鲟鱼企业对越南活鱼出口第一单,10吨鲟鱼抵达目的地越南谅山,保活率亦达100%。

“鲟鱼先进活运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鲟鱼活运的规范化管理并显著减少物流环境污染,带来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廖涛表示,通过建立可推广的相关技术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养殖户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为中国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记者揭兴伟、通讯员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