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06:3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宜昌高新区宜化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加速成型。 (记者付蓓蓓 摄)

一幅壮阔图景,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九州通衢”之地、处在“天元”之位的湖北,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今年初的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支点建设的冲锋号,明确宜昌要打造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面对新坐标、新任务,如何统筹抓好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路径,宜昌以奋力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为统领,迈出坚定步伐。
高位推进,“1+6+10”机制统筹全局
11月17日,宜昌高新区产投产业园内,远景动力智能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正酣。从今年7月市级接洽,到10月签约、18天后开工,再度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宜昌速度”。
而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三峡水运新通道作为“一号工程”,在可研批复后3个月内,即实现先期工程开工,同样跑出了“宜昌节奏”。
火热的不只是产业和战略项目。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交通会战到文旅融合,宜昌版图上,处处可见“拼抢干”的生动场景。
这种全面起势、整体推进的局面从何而来?
当前,宜昌正处于能级跨越、动能转换、项目迸发、干事创业的重要阶段。“机制活,则全局活”,宜昌深谙此理。
聚焦省委、省政府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今年初,宜昌高位构建“1+6+10”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统筹推进省、市重点工作。
成立“1”个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领导小组统揽全局,组建“6”个指挥部攻坚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产业、枢纽等重点领域,组建“10”个工作专班专注科技、营商环境等专项任务。
“这套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统筹、分管领导主抓、部门扛责、属地协同的工作闭环,系统破解了一批发展难题。”市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余雲雲表示。
每项重点工作建立“市级责任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工作专班”的责任链条。领导小组每季度以“综合+专题+现场”模式精准发力,对6个指挥部、10个专班实现全覆盖调度。
这一设计,让系统化推进省级战略和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的“宜昌实践”有了“中枢神经”和“四肢躯干”。
重点突破,“四个重大”牵引全局
10月30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在宜昌圆满落幕,三万余名观众与百余位电影人共聚长江之滨,见证一场电影与文化的盛宴。
而此前一周,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在宜举行,多项“全球瞩目”成果同步在宜落地,总投资248.07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落户宜昌。
翻开2025年“四个重大”项目推进任务清单,4个重大战略、42个重大产业、27个重大工程、5个重大活动跃然纸上,30名市领导带头领衔推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践行新使命、落实新要求,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
从2023年开始,宜昌建立“四个重大”推进落实专项工作机制,从全市范围抽调精干力量与市委督查室联合组建工作专班,以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为重点突破,探索新时代抓经济、抓落实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全市共谋划实施249个“四个重大”项目,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今年,我们创造性地将‘四个重大’与支点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力量、工作、调度‘三个统筹’,确保问题不积压、推进不停步。”市“四个重大”推进落实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赵祥晖介绍。
机制推动下,宜昌各项重点工作迎来跨越式发展——
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建设省域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稳步推进;
主导产业聚链成群:“3+2”主导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正在朝千亿级规模冲刺,四大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一城一区”“双中心五组团”城市格局加快构建,快速路网“三纵三横”基本形成;
交通枢纽加速成型:宜涪高铁全面开工,高铁北站主体完工,宜常高铁年底开工,“十字形”高铁枢纽雏形初现;
品牌效应显著增强:宜昌在2024年中国地级市品牌榜单中跃居第14位、湖北地级市首位。
督导问效,闭环管理激发新动能
走进市“四个重大”机制办,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全市重大项目的“数字画像”跃然屏上,从立项审批到施工进度,每个环节清晰可见。
“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如同项目推进的‘智慧仪表盘’,哪个环节‘卡壳’,系统自动提醒,督办程序随即启动。”“四个重大”机制办工作人员王伟说。
蓝图落实落地,离不开严密的督导问效。
“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安排。”“四个重大”机制办工作人员周剑波说。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宜昌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建立起一套精准灵敏的指标监测与跟踪督办机制。
针对部分单位重点任务推进滞后等问题,下发工作督办函,推动问题整改到位,让压力直达责任单位,形成争先创优、掉队脸红的氛围。
考核激励同步发力。宜昌建立“四个一线”考察识别机制,年底将对“七大战略”“1+6+10”牵头责任单位履职情况及“四个重大”项目质效进行年度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同步建立支点建设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干部评先表优、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这套组合拳,有效扭转了“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6个指挥部交办的343项事项中,已有213项高效办结。
“现在干好干坏不一样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程鹏表示,“闭环管理既传导压力,更激发‘拼抢实’的干劲。”
环环相扣的督导问效体系,正转化为可观的发展实绩。
1至9月,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59个、总投资5322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2家,总数达1830家;进出口总额400.9亿元,同比增长21%;国内旅游收入1143亿元,同比增长23%……(记者雷鹏程、何冠英、李阳、范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