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06:3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器官捐献获取手术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医院医护人员对捐献者默哀。(宜昌市红十字会 供图)
近日,宜昌73岁市民李明(化名)捐献的器官(一肝两肾)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成功移植给3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让3个濒危的生命得以延续。这场跨越生死的善意传递,源于一位老人一生的向善坚守,更藏着一对父女心有灵犀的大爱默契。
“父亲的后事已处理妥当,但一想到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还救了三个人,我们心里就多了份慰藉。”11月19日晚,李明的女儿文心(化名)哽咽着说。时间拉回到11月7日,文心的父亲突发脑出血,在医院昏迷四天四夜,医生数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生命的指针逐渐走向终点。
ICU抢救室外的焦灼等待中,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文心——“器官捐献能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可以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这个在旁人看来艰难的决定,在她心中却有着笃定的答案:“父亲一辈子都热心助人,他救助了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
文心的笃定,源于父亲刻在骨子里的善良。2005年夏,李明在江边偶遇一名40多岁的男子不慎落水,没有丝毫犹豫,便纵身跃入水中救人。这次见义勇为,他从未对家人提及,多年后,文心才从母亲口中得知。平日里,邻里街坊有困难、朋友遇事需搭手,李明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助人”的意义。
耳濡目染间,善意早已在文心心中生根发芽。2022年,她悄悄报名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这份未曾对父亲言说的默契,在生死关头成为了连接两代人的精神纽带。
11月11日,李明经抢救无效离世,在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文心郑重签下器官捐献同意书。器官捐献获取手术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场医护人员全体肃立,向这位用生命传递大爱的老人默哀致敬。
器官捐献与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者生命、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据了解,今年以来,宜昌市新增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1276人,完成器官捐献73例,捐献器官(组织)339个。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无私抉择,都是一场生命的接力。
“每一位捐献者家属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忍着丧亲之痛,做出如此艰难而伟大的决定,这份胸怀令人敬佩。”宜昌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李明老人的生命虽已谢幕,但他的善意与大爱,将通过三个鲜活的生命延续,在人间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该负责人表示,器官捐献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体现,每一位捐献者都是“生命的摆渡人”,他们的奉献不仅点燃了他人的生命希望,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观念。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让爱与生命在接力中永续,让更多家庭摆脱病痛的阴霾。(记者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