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有效治理马路市场 让烟火气更有秩序感 宜昌城区累计建成73处便民疏导点

2025-11-20 06:3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枣子枣子、又脆又甜的枣子”“好吃不贵、刚出锅的肉饼”……11月18日清晨时分,位于伍家岗区合益西路的便民疏导点烟火气十足,60多个屋檐瓦结构的摊位依次排开,商户们用富有特色的方言吆喝叫卖。“在这个疏导点有固定的摊位,不用风吹日晒雨淋,每天的客源也有保障,做生意比以前舒服多了。”在便民疏导点经营鸡蛋糕生意的商户覃华容,一边忙碌着,一边给记者介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合益西路是连接东山大道的一条背街小巷,最窄处仅有5米宽。过去,大量流动摊贩聚集在此占道经营,形成马路市场,导致环境脏乱、通行受阻。如何既消除马路市场,又方便居民买菜和摊贩经营呢?今年7月,伍家岗区创新管理,利用合益西路东山大道口的一块空地开辟了便民疏导点,现场共设置60多个屋檐瓦结构的摊位,并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便民疏导点管理负责人刘圣军介绍,商户们每个月只需交纳少量的卫生管理费,公司每天会安排工作人员清扫垃圾、维护秩序,确保疏导点整洁有序。

合益西路便民疏导点投用后,不仅为流动摊贩和自产自销农户提供了安全、卫生、固定的经营场所,留住了城市的烟火气,也成功消除了马路市场,畅通了出行路。附近居民李玉红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这条路的环境乱糟糟的,早高峰人挤人,车子很久都开不出去。有了这个便民疏导点,道路再也没有出现拥堵了,我们都很满意。”

激活城市烟火气,受益的不仅仅是流动摊贩。11月18日傍晚时分,夷陵区锦江大道重庆美食街的餐饮商户们开始忙活起来,他们将桌子、椅子和餐具有序摆放到门口的空地上,为高峰期顾客就餐做足准备。商户刘宗玲说:“有些客人喜欢在外面就餐,吹吹风、聊聊天,每天这个时候,我都会提前摆放10张餐桌在门口,方便这些客人就餐。”

锦江大道的人行道有15米宽,非常宽敞。为助力餐饮消费,提升城市烟火气,夷陵区实施“精准审批+精细监管+精心服务”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将占道经营、促销活动审批简化为备案制,允许商户每天18时至22时,在落实“门前四包”要求前提下有序开展外摆经营。

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周易介绍,每天晚上,他们会安排执法人员驻场服务,规范外摆经营,倾听商户诉求,闭市后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检查,确保次日经营和市容环境不受影响。暖心的外摆经营措施受到沿线80多个商户的一致好评,从东北来宜昌做餐饮生意的商户沙金山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政策,既接地气、又有烟火气,扩大了我们的经营范围,营业额也增加了不少。”

为有效治理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城市管理问题,同时满足多渠道灵活就业,我市城管部门秉持“疏堵结合”的理念,严格按照定地点、定时间、定业态、定标准、定责任的“五定”要求,完善配套设施,规范经营行为与管理流程,宜昌城区累计建成17处特色夜市经营区、73处便民疏导点、86处规范出店经营区。(记者徐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