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21:28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胡伟龙 人阅读
从年头到年尾,一场场盛会密集召开
武汉:吸引全球要素奔涌而来
今年,世界的聚光灯,打在了武汉。国际大会、高端展会、顶级赛事,一场接一场。全球的商品、技术、人才和资金,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在此高效交汇、加速循环。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会展业直接收入突破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消费超过300亿元。“数字背后,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能级跃升。”
武汉,正以奔涌之姿,成为链接世界的“流量入口”。一个要素奔涌的开放枢纽正在长江之畔加速形成。

11月18日,距离2025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开幕仅剩两天,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紧张。卓尔大集负责人徐列飞穿梭于武汉汉口北的庞大展馆和市场内,反复核对今年商超采购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他身后,是总面积达19万平方米的巨型展区。今年,将有30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汇聚于此,带来全球最前沿的产品与最多元的需求。
十多年来,汉交会从区域性交易平台,跃升为链接全球商贸资源的重要节点,累计吸引5万余家企业参展,成交总额突破万亿元。对徐列飞而言,这方寸展台,是他将卓尔大集供应链推向世界的最佳舞台。
约30公里之外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展馆外,运送展具的货车排成长龙;展馆内,人潮涌动。过去一个多月,15场大型展会轮番上演,展商与观众穿梭其间,洽谈、签约、交易。
在武汉,一场场专业展会,正化为连接全球市场的桥梁。
今年4月,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现场气氛热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展台,工作人员张敏演示了一款AI问诊助手。医生与患者对话,AI便能实时语音识别,智能生成结构化病历。“医生只需审核修改,问诊效率大幅提升。”张敏介绍道。
这番高效场景,让一家上海生物科技企业的负责人深有感触:“我们选择武汉,看中的正是它的区位、产业与潜力。在这里,不仅能展示产品,更能高效对接伙伴,把握行业脉搏。”
10月17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首次登陆武汉。展馆内酒香四溢,来自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酒庄代表与华中经销商频繁接洽。“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强大的交通辐射力能够最广泛地连接华中乃至全国市场。”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说。
从年初的食材电商节,到年中的光博会、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再到近期的酒博会、烘焙展……今年1—9月,全市会展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9%。
天津商业大学会展研究所所长杨琪对此评价:“展会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短期流量,更在沉淀为这座城市持久的开放动能。”

10月11日,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光化院执行副院长董洪明在会上宣布:“我们完成了全球首例光催化芳烃氧化技术的自主开发,并做了百公斤级中试,预计年底在青山区实现产业化。”
台下,一位外国专家一边记录一边说:“武汉的光化学研究,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
这场高规格会议,是武汉汇聚全球智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600多位海内外嘉宾来到武汉。86岁的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说:“来到武汉,我有一种亲近感,这里的教育资源与创新氛围让人印象深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秘书长梅格·沙尼说:“中国在数字教育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武汉的经验让我们受益。”
高端论坛与国际会议,成为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在光化院一角,陈加荣教授团队的装备正安静运行。这是一套LED光源及光催化系统。凭借其高效与稳定性,它早已跨越山海,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成为全球200多所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得力助手”。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体验区内,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套“AI智慧课堂”系统前排起长龙。参观者们戴上VR眼镜,瞬间“穿越”到浩瀚宇宙,或潜入细胞内部,探索微观世界。这套沉浸式教学系统,已在国内多校试点。它更吸引了东南亚多国教育部门寻求合作。
同样引人围观的,还有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汪朝晖教授团队的砌砖机器人。这个钢铁臂膀的“工匠”,动作精准,抓取、砌筑一气呵成。它的出现不仅让冶金建造告别了人工苦力,更用数字技术,为传统工艺和人才培养,开辟了全新的智能化道路。
从一场场会议中走出的,不再是纸面方案,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

今年10月,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外人头攒动。来自成都的大学生刘畅和同学专程前来看球,“我们提前一个月就订了票,顺便计划了武汉三日游”。像他们这样“为一场赛,赴一座城”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
而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外,观众拿着刚买的武网门票,在手机上扫码。“乐享武网游武汉”的套餐广告就在售票处旁边——凭票根能换优惠券,吃饭住宿都能打折。
汉超比赛期间,家住汉口的黄勇带着家人开车到黄陂。白天在木兰草原玩了一整天,晚上去看黄陂区对长江新区的比赛。“用今天的门票,景区门票半价,省了不少钱。”黄勇一边说一边看手机里的订单。
汉超揭幕战当天,武汉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55%,餐饮、酒旅、综合消费分别增加44%、69%、61%。一家餐饮店老板说:“外卖订单比平时多了一倍。”
带动消费的,除了汉超还有汉马。今年汉马,4万名参赛者中,83.7%来自外地。赛事期间,武汉迎来7.1万名游客,产生消费9.75亿元。火车站、机场、酒店处处可见背着参赛包的选手,整座城市仿佛进入“节日模式”。
还有异常火爆的渡江节:潮燃集市里,摊主忙着烤串;露天音乐节上,年轻人跟着节奏摇摆;渡江影像展前,游客驻足拍照。三天时间,20万人次来到江边,消费热情高涨。
现在,武汉有了“春有汉马、夏有渡江、秋有武网、冬有冰雪”的赛事安排。每到比赛季,酒店预订量明显上升,餐厅生意变好,出租车订单也随之增多。
从赛场的呐喊,到演唱会的合唱,消费的热情在不同舞台间点燃。光谷一家酒店经理张伟说:“演唱会那几天,我们提前一周就满房了。客人都是来看演出的,顺便在周边吃饭购物。”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会展业直接收入突破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消费超过300亿元。
“数字背后,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能级跃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武汉市数商协会会长过文俊观察认为,武汉已不满足于地理枢纽优势,更在构建一个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高效流动的开放生态。
(记者余睿 吴曈 海报设计: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