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17:45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三峡腹地,橙黄橘红。从一颗橘子的丰收,到一个产业的崛起,宜昌柑橘的发展之路,是农业产业化的生动实践。这里有政策引导的精准发力,有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更有从种植到加工、从品牌到销售的全链条思维。当下的宜昌,正值万亩橘园硕果盈枝的好时节,以柑橘为产业的宜昌正抢抓季节的窗口期,擦亮“甜蜜升级”的品牌效应,勾勒出了一幅丰收盛景。从长江边的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从本地叫卖到全球飘香,宜昌柑橘的丰收图景,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甜蜜篇章。
宜昌柑橘的丰收,是“政策+科技”筑牢的品质根基。作为全国唯一能实现柑橘鲜果周年供应的主产区,宜昌的底气源于科学布局与技术赋能。当地将柑橘纳入八大农业重点产业链,以“链长、链企、链创”三位一体推进,聚焦绿色优质发展方向,推广有机种植模式,从源头守住品质防线。夷陵区32万亩橘园依托院士工作站技术支撑,培育出“晓曦红”等知名品牌,产品稳定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宜都30.1万亩橘园通过标准化种植,让每颗柑橘都带着“色泽艳丽、风味浓郁”的地域印记,赢得俄罗斯客商的持续青睐。如今,“宜昌蜜桔”以160.51亿元品牌价值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国每12个柑橘就有1个产自宜昌,这份硬核实力,正是政策护航与科技赋能的最佳佐证。
宜昌柑橘的增值,是“加工+创新”延伸的产业链条。面对蜜橘保鲜期短、集中上市价格承压的难题,宜昌跳出“只卖鲜果”的思维定式,让一颗柑橘实现“吃干榨净”的价值跃升。土老憨集团将5斤橘子酿成1斤原浆橘醋,500毫升售价近30元,较鲜果身价翻番,2023年橘醋销售额突破7亿元,今年“双十一”期间3天直播就卖出1.7万瓶。丰岛集团新建NFC果汁、HPP超高压杀菌生产线,推动柑橘向高端饮料转化,后续还将提取果胶、柑橘纤维,实现全果利用“零废弃”。从鲜果到橘醋、果汁、罐头,从橘皮到陈皮、果胶,宜昌用精深加工破解产业痛点,让柑橘产业链不断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全年综合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宜昌柑橘的热销,是“线下+线上”拓宽的销售通路。在2025年“宜昌蜜桔”产销大会上,12家企业与客商签约21.6万吨,既打通了传统批发渠道,更搭建了电商直供平台。田间地头的“村播”成为新风景,宜都橘醋庄园的主播“橘妹”在果园直播溯源,秭归屈橙鲜公司通过10多个电商平台日发2-3万单,今年已销售脐橙215万多公斤。夷陵区更是实现80%柑橘自营出口,带动收购价提升20%,让橘农和企业双双受益。从产销大会的大宗订单到直播间的零星下单,从国内商超到海外市场,多元销售网络让宜昌柑橘“产得出、卖得好、价更高”。
枝头硕果累累,枝头希望满满。宜昌柑橘的甜蜜丰收,不仅是橘农的增收喜悦,更是产业振兴的坚实步伐。这份“甜蜜事业”的持续升级,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三峡腹地的“甜蜜符号”香飘更远、甜透人心。
作者:远安县委宣传部 祝新运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