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17:12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近日,一系列榜单相继揭晓,宜昌以“区、县、镇”三维并进的强劲姿态,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脱颖而出,2个区跻身全国百强区,3个县入围中部百强县,13个镇入选中部百强镇,不仅是宜昌综合实力的硬核彰显,更是其县域经济、城区发展、乡镇振兴协同发力的生动注脚。
城区领跑,是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赛迪百强区榜单中,夷陵区、西陵区双双上榜,分列第92位、第94位,成为湖北除武汉外仅有的两个入围全国百强区的地市城区。城区的强势表现,源于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双向赋能。作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2025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625亿元,位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三大领域高新产业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筑业领域同比增幅高达28.51%。而伍家岗区伍家乡作为中部百强镇第92名,同步推进柏临河生态廊道建设,13.2公里的绿色走廊将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国庆期间艺术香街的极光之夜活动引爆市民热情,让“近绿享绿”成为城市生活新常态。
县域崛起,是宜昌经济韧性的“坚实支撑”。在最新发布的县域经济榜单中,宜都市、枝江市成功闯入全国百强县,与当阳市共同跻身中部百强县,宜昌县域实力在中部六省中位居前列。县域经济的亮眼成绩,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创新驱动的加持。枝江市不仅有董市镇、仙女镇、安福寺镇3个乡镇入围中部百强镇,更以精细化工、新能源产业为支柱,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宜都市则凭借枝城镇(中部第7名)、红花套镇(中部第59名)的产业带动,推动化工向精细转型,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2025年上半年,宜昌GDP达2866亿元,以7.1%的增速保持强劲势头,人均GDP更是力压武汉位居湖北第一,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功不可没。
乡镇振兴,是宜昌全域发展的“活力根基”。13个乡镇入选2025中国中部百强镇,数量在湖北地市中遥遥领先,枝江市董市镇以第4名的成绩成为湖北排名最高的乡镇,宜都市枝城镇紧随其后位列第7名。这些乡镇的崛起,各具特色、各有亮点:夷陵区樟村坪镇、龙泉镇依托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分别位列第21名、25名;远安县嫘祖镇、鸣凤镇立足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机统一;高新区白洋镇、秭归县茅坪镇则借助区位优势与项目带动,在产业培育、城乡融合中跑出加速度。乡镇的强势突围,不仅让“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更加清晰,更让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从城区到县域再到乡镇,宜昌的“三地百强”矩阵,是其坚持全域协同、多点发力的必然结果。2025年以来,宜昌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两批次48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3400亿元,武宜高铁开通、宜福高铁运营、三峡水域新通道获批等交通红利,进一步畅通了发展脉络。而肖家巷老旧片区改造的启动,更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1063户居民将迎来雨污分流、停车位规划等生活改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温度。
中部百强答卷,既是荣誉更是起点。如今的宜昌,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县域经济为支撑,以乡镇振兴为基础,在长江经济带核心枢纽城市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份覆盖区、县、镇的百强成绩单,不仅见证了宜昌的发展实力,更预示着其在中部地区崛起进程中更大的担当与作为,为宜昌“宜于昌盛”的城市愿景写下了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作者:远安县委宣传部 祝新运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