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06:1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1月5日上午,伍家岗区伍家乡汉宜村三组一栋村民私房在机械臂的作业中缓缓倒下。10月中旬动工的汉宜村F地块,建筑拆除已完成10%;300米外的D地块已全部“清零”。
这片沿老鸦宜铁路狭长延伸的土地,终于迎来迟到了十年的蜕变。
“汉宜村改造,是真难。”伍家岗区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宋欢站在现场感慨万千。自2015年起,伍家岗区多次动议推动汉宜村改造,却屡屡止步于“拆不起”。
拆不起,并非村民要价高,而是源于其特殊的地理格局:村域南北最窄处仅20米,多数房屋离铁轨不足10米,最近处不到3米。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拆除后大量地块因退距要求,将丧失开发价值。
“前后十几年,来了十几家开发商。”汉宜村村委会副主任牟立寅回忆,“西接万达,东连中南路,十分钟到江边。一开始都说是‘黄金宝地’,可实地看完,都不了了之。”
宋欢算了一笔账:全村征收面积420.31亩,退距后可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只有201.95亩,再算上地形高差等限制,实际可开发用地约150亩,占比不足四成。“盲目推进,很可能成为‘半拉子’工程”。
拆,意味着巨额亏损;不拆,则要面对砖木危房、“握手楼”、蛛网电线、堵塞的消防通道,以及540户村民常年使用“坛子气”的现实风险。
汉宜村,如同一个打在城市肌理上的死结,成为横亘在发展路上的“坚冰”。
从“不敢碰”到“必须为”
“过去不少人视这里为‘火药桶’,碰不得。”汉宜村党委书记吕群坦言。复杂产权与历史遗留问题,让部分干部陷入“维持现状最保险”的思维定式。
为打破僵局,伍家岗区组织区、乡、村三级干部开展“沉浸式”调研,走访了汉宜村894户居民。
“盼改造盼了几十年……”1972年出生的四组村民代仁金直言“举双手”支持,“违建多、租户杂、环境差,巷子窄得只能侧身过,回家还要爬近60度的陡坡,自行车都推不上去。”
2022年,伍家岗区委书记陈道坤在动员会上发出民生之问:“再难,难得过群众在这里苦熬?再等,还要让群众等多久?”
“向难而行、向成而为”成为行动共识,汉宜村整村拆迁目标确立,一场城市更新硬仗拉开序幕。
从“算不清”到“盘得活”
整村拆迁,资金是头道坎。项目涉及894户,征收资金总需求16.95亿元,可出让用地收益加税收仅能覆盖10.41亿元,缺口高达6.54亿元。钱从哪来?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跳出“就项目论项目”的旧思路,伍家岗区以“城市经营”的系统思维破局。
“我们构建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撑、市场参与的多元融资体系。”宋欢介绍,区城投争取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6亿元,发行专项债2亿元,获各级财政补助2.3亿元。
通过老金桥市场A地块等优质资源滚动开发,回款1.2亿元;D、F地块预计还可回笼3.4亿元。
为填平6.54亿元的资金缺口,全区打出“资金平衡、资产增值、资源统筹”组合拳:用长期低息政策性贷款平滑短期支出压力;布局核心商业物业培育“造血”能力;统筹富余安置房降本增效……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曾经“改不起”的汉宜村,终见“改得好”的曙光。
“十年梦想,正照进现实。”伍家岗区住房与保障中心主任郭承锐表示,“国家城市更新政策支持、宜昌城市新中心建设机遇、中南路商圈成熟,让我们有底气破解历史难题。”
从“要我搬”到“我要搬”
20世纪90年代,汉宜村在土地国有化后,形成了土地所有权与房屋使用权相分离的特殊权属格局。这种历史遗留的“国有土地上的集体属性房屋”现象,因补偿依据难以界定,成为征迁工作的主要难点。
伍家岗区推出“国有土地评估+集体土地政策套算”补偿模式,设立“历史面积保障线”,回应群众产权诉求。
机制之外,更有温度与效率。区、乡、村三级专班驻村推行“快签、快审、快兑、快拆”,将审批时限从15天压至3天,征迁进度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四组村民曾献凤家400多平方米私房隔出十余间出租,年租金超3万元。起初,她对搬迁十分犹豫。专班人员多次上门,不厌其烦讲政策、为她细算长远账,以真诚打动了她。
政策公允与情感认同双线发力,汉宜村实现99%高自拆率,完成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
把“黄金地段”留给群众
离开旧家园,搬到哪儿去?伍家岗区践行“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的承诺,将东山大道与合益路交会处的黄金地块用于安置。该地块市场估值超8亿元,总投资12.08亿元,共规划12幢住宅及配套幼儿园、商业设施。
在规划阶段,召开28轮居民座谈会,吸纳126条建议,从户型设计到老年活动站、儿童游乐区等配套设施,都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设过程中,创新“专业监理+村民代表+主管部门”三级监督体系全程护航,实现从“安置房”到“安心房”的蜕变。
项目2022年11月开工,2024年主体结构基本封顶。四组村民周兆新站在家门口,就能望见不远处新小区忙碌的塔吊。预计2026年,3547名汉宜村村民将圆梦新居。
这场向难而行的城市更新,不仅破解了汉宜村的困局,更探索出一套兼顾资金平衡与民生温度的系统方法。伍家岗区以行动证明: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改革创新,再难的城市更新题,终有破解之道。(记者庹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