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马兴城,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5-11-07 10:3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11月2日,2025年宜昌马拉松鸣枪开跑,该赛事共吸引全国33个省(区、市)的1万人积极参与。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宜马”历经6届赛事的积淀与成长,以其高标准、高质量的办赛原则赢得了广泛赞誉。如今,“宜马”已经成为宜昌对外展示世界级山水、世界级文化、世界级工程的“闪亮名片”,宜昌将马拉松与文旅相结合,连接城与人,让赛事释放更大效能,成为城市的“金招牌”。

服务为先,以跑者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马拉松以其独有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发挥着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重要作用,宜昌也在一次次的举办中,积蓄力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赛事保障上下功夫,组织官方训练营、组建急救跑者队伍用专业为选手保驾护航,发布攻略助力提前预习赛道、免费接驳疏解交通压力,优化参赛体验助力服务升级,拍摄免费专属定妆照打卡,提供多样选择满足跑者个性化需求,宜昌立足于优质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把服务参赛者放在突出位置,助力马拉松赛事跑出加速度。

文化为底,激活城市基因。因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马拉松的“吸睛”能力在近年尤为显现,成为人与城牵绊的开始,而将一时邂逅转化为流连忘返,关键在让奔跑的脚步与城市文化脉搏同频。此次比赛,为达到“人在路上跑,如在画中游”的效果,赛道串联了滨江公园、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和平公园等一江两岸的自然人文景观,选手在体验马拉松魅力的同时,领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秀美风光,脚步交替间,感受宜昌日新月异的变化。赛后选手可享受景区专属优惠政策,继续徜徉在山水间,变“一日游”为“深度游”,跟着“宜马”去旅行,赏美景玩民俗,为“一人参赛,全家文旅”打下基础,自此“宜马”不仅是一场赛事,而是变为人与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

创意为笔,变流量为增量。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马拉松,“宜马”何以打造特色IP,增强赛事记忆点。就从赛道说起,参赛包里的青砖茶、夷陵酥;天然塔下助威加油的楚风歌舞;终点补给的红油包子、肥鱼汤,奖牌上的“太阳人”石刻和“至喜长江大桥”,处处都笼罩在宜昌的烟火气息里。科技赋能体验,提前公布AI参赛视频拍摄机位,为选手定制专属回忆,增强趣味性和获得感。宜昌精心设计、创新使用,用特色“符号”和技术加持,编织每一位选手与宜昌的专属回忆,将赛事记忆变成一段有深度能传播的故事。

42.195公里的赛道,丈量着一座城市的诚意。如今虽然赛事已结束,但是宜昌与选手、游客的故事没有结束,宜昌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位好友,一起书写新的故事。

作者: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人民检察院 周涛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