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来的城市竞争力

2025-11-07 10:3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秋意正浓,大江奔流。11月2日的清晨,当发令枪声在沿江大道清脆回响,2025宜昌马拉松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在“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秀美风光中徐徐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跑者,用铿锵的步伐叩响大地,这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竞技,更是一次跑者与宜昌这座城市的深度对话,一次现代体育精神与厚重山水人文的壮丽交响。

从2016年的初次鸣枪起跑,到如今跻身“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行列,宜昌马拉松的九年历程,正是一座城市持之以恒、不断成长的生动写照。年复一年,宜昌马拉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清晰的进化轨迹,也叩响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为何宜昌马拉松不仅能够成功,还能持续向上生长,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答案首先在于宜马找准了自己的“灵魂”,它不是对任何一线城市马拉松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植于宜昌独一无二的禀赋。赛道串联起的滨江公园、夷陵长江大桥、天然塔,直至奥体中心,让42.195公里成为一部长卷。跑者在江风与晨曦中前行,左手是千年峡江的文脉,右手是现代都市的脉搏。这正是宜马区别于城市内部绕圈赛事的魅力所在,它提供的不是封闭的竞技场,而是一场开放、流动、沉浸式的城市深度体验,从而拥有了持续吸引跑者的独特魅力。

更深层看,宜马的成功得益于“城市经营”的系统性智慧,让赛事升华为共同记忆。赛事组织者深谙,马拉松的终点不应只是比赛的结束,更应是认识一座城的开始。“宜马秋日市集”“景区上赛道”等配套活动,巧妙地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跑者赛后品尝美食、选购非遗文创的过程,就是城市形象具象化、情感化的过程。这种“以赛促旅、以旅彰文”的模式,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城市资源的深度嫁接,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城市魅力的主动传播者。

尤为关键的是,宜马构建了一个“价值共生”的良性生态。赛事的专业化、国际化离不开总冠名商等商业力量的深度参与,但宜马巧妙地避免了简单的商业嫁接,而是致力于让商业目标与城市公益同频共振。企业为赛事提供保障,赛事则以其巨大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反哺品牌价值与城市影响力,最终形成了“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的多赢局面。这证明,当商业智慧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向而行,便能汇聚起助推全民健身与地方发展的磅礴合力。

归根结底,宜昌马拉松的持续蓬勃发展,在于它精准地找到了体育、人、城三者之间的同频共振点。它不仅仅是在城市中奔跑,更是为城市而奔跑。这场万人参与的大型活动,已成为检阅和展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动态窗口,一张充满活力的城市名片。随着奔跑的身影传向四方,一个活力迸发、开放包容的宜昌形象也深入人心。

一场卓越的城市马拉松,其最高境界是让跑者收获的,不止于完赛奖牌的重量,更在于与长江共鸣、与城市同行的澎湃热爱。它奏响的,是健康中国的生动乐章,更清晰地预示着,宜昌在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上,正凭借这样的智慧与定力,步履不停,风行万里。

作者: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张洁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