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6:08 来源:我的宜昌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10月30日5时10分,“扶贫县官”罗官章与世长辞。
紧邻牛庄村委会,罗官章家门口的院坝里,前来为他送行的人群里不时传来低泣声。

“心意我们领了,但礼金不能收,这是父亲生前特意交代的。”面对许多乡亲们递来的“份子钱”,女儿李秀英均婉言回拒。

罗官章生前的起居室
斯人远去,居室寂寂。记者看到,除了两张床、两个柜子、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便再无其他家具。床边的柜子上,放着许多种药品,桌子上是厚厚几大本笔记。
“父亲近年来身体不好,经历了心脏搭桥手术,还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每天必须先吃药再吃饭。”李秀英退休以后,一直负责照顾罗官章的饮食起居。她说:“尽管如此,父亲每天还是坚持学习,看书、读报、写字,了解新闻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这段时间他总爱收看《海峡两岸》栏目。”

罗官章家的堂屋大门
在罗官章的衣柜里,最上层有一个小包裹,里面是7枚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北省道德模范、荆楚楷模、宜昌市道德模范等荣誉奖章。
201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罗官章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此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在举手宣誓的时候就说清楚了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罗官章读书看报摘登笔记
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春艳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罗老还专门委托女儿李秀英交了一笔520元的特殊党费。
“这些年来,父亲的退休金除了用于买药,大部分都用于天麻试验和帮助乡亲们。”李秀英说,不管是要读书的孩子还是有困难的村民,他都会慷慨接济。在李秀英翻出的手机短信上,记者看到,罗官章的工资账户上仅剩下38.83元。
“今年的天麻还没来得及孝敬罗老品尝,成了我的一个遗憾。”五峰坤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坤惋惜道。

罗官章记载的村民收入情况
作为罗官章的第一代“徒弟”,朱坤见证了罗官章从最初攻克天麻栽培技术到后来带领全乡人民依靠天麻种植脱贫致富的全过程。
1997年,罗官章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休之后,本可以去条件更好的市区安享天年,但他毅然回到牛庄,立志闯出一条产业扶贫之路。“乡亲们荷包没钱,死了也闭不上眼”,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只能靠四处搜集打听。”朱坤说,罗官章只要知道哪里有种天麻的,再远都要前去学习,山西、陕西和云贵川这些天麻大省,他都跑了个遍,所有的花费他都是自掏腰包。
回到家乡牛庄,罗官章决定自己开辟试验田,开始天麻有性繁殖试验。
“他每天带一钵土豆、一壶茶叶就上了山,那个年代连摩托车都没有,只能靠步行,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一去就是一天,常常夜晚才回家。”朱坤回忆道。
为了做天麻试验,罗官章不仅用光了自己的退休金,还在锯割菌材时,失去了左手的两根手指,但他仅休息10天,就又回到了地里开始工作。

罗官章获得的奖章
在罗官章的不懈坚持下,2000年5月,牛庄天麻结出了有性繁殖的第一粒种子。随后几年,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开始种植天麻,2007年全乡10余亩天麻销售额就已突破200万元。2024年,全乡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
中药材种植步入正轨、发展壮大以后,罗官章没有闲下来。他时常与牛庄村的党员干部和返乡创业人员谈心,鼓励他们探索多元强村富民产业。在他的激励之下,烟叶、水果育苗、高山蔬菜等一批高山特色产业也逐渐成规成型,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我一定要把这片土地经营好,不辜负老书记的期望。”五峰胜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正望介绍,早期创业时,蔬菜产业发展遇到困境,罗老经常开导她,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倒,并为她出谋划策,帮她打开市场和销路。
随着牛庄乡兴起避暑康养热潮,2023年,罗官章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了“官章劳模民宿”,用于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
离开牛庄村时,记者回望罗官章的居所,堂屋门顶上,一颗红星图案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老人时常坐用的那把靠背椅仍旧放在原位……(记者 宋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