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7:0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0月29日早晨8点半,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白洋新城四期洋城欣苑安置房分房现场,村民翘首以盼,充满期待。随着工作人员宣布分房大会正式开始,赵家铺村村民吴凡快步走上台,从透明的抽签箱中取出装在红包里的纸条——“6号楼2101”,当工作人员宣读这一结果时,他的欣喜溢于言表,“终于抽到了!135平方米的大户型,没白等!”他是当天第一个抽到大户型的安置户。
这场持续四天的分房大会让1691户征迁群众圆了“新房梦”。作为“十四五”期间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们共分得1721套安置房。白洋作为东部产业新区的核心区,这场分房大会,成为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分房现场的等候区里,座椅虽已整齐摆放,但多数村民始终站立着,目光紧紧锁定抽签台。“前面两个都抽了空号,我这心一直悬着。”吴凡坦言,他填报的135平方米大户型是最抢手的房源——洋城欣苑1956套安置房中,大户型有670套,前期有829户安置户填报了选择大户型的志愿,这意味着部分家庭会抽到空号,需转而选择125平方米的中户型。
叫号、抽签、宣读、登记、领取确认书,整套流程不过一两分钟,背后却是许多家庭数年的等待。李家湾村村民方玲玲的等待始于2020年,“那年为邦普项目征迁后就在外租房,就盼着这一天。”张店村村民高玉梅的期待则更加具体,“家里儿孙满堂,过年回来需要有地方住,就盼着一套大房子,热热闹闹才像家。”
村民们的等待,源于四期安置房的升级换代。作为白洋第四批安置房,洋城欣苑全部为高层电梯房,不仅户型更多、规模更大,配套设施也更为齐全。“家里有老人,电梯房太重要了,5口人要同住,大户型才够用。”张店村村民徐晶晶的话,道出了不少安置户执着等待第四期安置房的心声。“十四五”期间,白洋发生了巨大变迁。2021年10月,宁德时代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落户,为这片土地注入发展动能;2023年6月,市委市政府编制东部产业新区总体规划,宜化、和远、安琪等龙头企业相继扎根;2025年1月,“高水平建设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白洋作为核心区的发展全面提速。
产业崛起带动民生改善,此前白洋已完成三期安置房建设,分配房源2420套,大批征迁群众“洗脚上楼”,随着企业陆续投产,越来越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马家铺村村民吴光友一家就是如此。
2023年因项目建设征迁后,吴光友一家在当地租房过渡。作为当天第633位抽签者,当听到“3号901”的宣读声时,他长舒了一口气:“满意!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才踏实。”领完确认书,他立刻带着妻子李德芹和女儿吴钰芯直奔新房。
打开门,一个客厅、四间卧室,宽敞明亮、布局规整,李德芹拉着女儿一间间打量,早已盘算好分配方案:“姑娘住主卧,我们住旁边,老人挨着卫生间方便,还能留间房当书房。”刚大学毕业的吴钰芯眼睛亮了起来:“装修风格交给我吧!”这个年轻姑娘如今已在白洋一家化工企业从事检验工作,“现在在白洋企业里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吴光友夫妇也早已不再外出务工,如今都在当地工厂工作。“从农民变成工人,从在外奔波到家门口就业,既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中老人。”吴光友的感慨,正是白洋征迁群众生活变迁的缩影。
“这些安置户从邦普项目到最新落户的新洋丰项目,都为重大项目建设作出了贡献。”宜昌高新区白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亮表示,从单家独户的农村生活到社区高楼的市民生活,从务农到入企上班,安居有新房、乐业在身边,村民们的生活变迁,正是“十四五”期间宜昌产业发展成果最鲜活的体现。(记者付伟、通讯员徐澳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