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7:2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当指尖轻点即可联通世界,当虚拟空间成为生活重要延伸,网络已深度融入社会肌理、渗透日常点滴。从信息获取到社交互动,从工作学习到消费娱乐,网络为我们打开了无限可能,但也伴随着谣言散布、网络暴力、低俗炒作等乱象。守护网络文明,不仅是净化数字生态的必然要求,更是守护亿万网民精神家园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协同发力。
网络文明是技术进步的“精神底色”,更是社会文明的“线上延伸”。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知识传播打破时空壁垒,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创新创业者能借助平台实现梦想,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这些美好场景的实现,离不开文明的网络环境作为支撑。文明的网络空间,是尊重他人、理性表达的交流场,是坚守底线、传递善意的栖息地,是激浊扬清、凝聚正能量的主阵地。反之,若网络空间充斥着戾气与偏见,不仅会侵蚀个体心灵,还会扰乱社会秩序,阻碍数字技术的正向发展。
当前,网络空间仍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成为制约数字文明发展的“绊脚石”。部分网民为博眼球、赚流量,刻意制造对立话题,散布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恐慌;网络暴力以“言论自由”为幌子,对他人进行辱骂、诋毁、人肉搜索,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低俗色情、血腥暴力等不良内容暗流涌动,污染网络生态,尤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这些乱象的存在,既违背了公序良俗,也触碰了法律红线,亟待加以整治。
守护网络文明,需要筑牢“法治防线”。法律是维护网络秩序的坚强后盾,要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网络行为的权利边界与法律责任,加大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执法部门要强化监管执法,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与处置能力,做到精准打击、露头就打,以法治刚性守护网络文明底线。
守护网络文明,需要激活“主体责任”。平台是网络空间的重要建设者与管理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各类网络平台要切实履行审核义务,健全内容管理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传播全链条的监管,坚决抵制不良内容的滋生蔓延;要优化算法推荐机制,摒弃“流量至上”的畸形导向,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扶持力度,让正能量占据主流、引领风尚;要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网民诉求,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守护网络文明,更需要每个网民“从我做起”。网民是网络空间的使用者,也是网络文明的创造者与受益者。每个网民都应树立文明上网意识,自觉遵守网络公约,尊重他人人格与合法权益,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不传播不良信息;要增强辨别能力,理性看待网络热点,不被情绪裹挟,不盲目跟风站队;要主动传播正能量,分享美好、传递善意,用实际行动为网络文明添砖加瓦,让网络空间充满温度与阳光。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文明上网也不是空洞口号。网络文明的建设,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守护者。让我们以法治为基、以责任为要、以自律为本,共同抵制网络乱象,积极弘扬文明风尚,让清朗正气充盈网络空间,让网络文明成为数字时代的鲜明标识,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远安融媒体中心 余飞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