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0:2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今年七月,一则“三峡观光6号游船倒扣江中,30人坠江”的AI生成谣言配着惊悚图片在网络蔓延,让无数网民心头一紧。然而不到48小时,宜昌警方联合海事部门迅速核查辟谣,锁定外省造谣者并依法处罚,及时有效遏制了舆论的发酵。这起典型案例,不仅显示出AI时代网络谣言“技术化升级、裂变化传播”的新挑战,更映照出宜昌在网络文明建设中“以精准之策应对技术之变”的治理智慧。
面对危机,宜昌的响应机制体现了“三快”,线索核查快、溯源定责快、依法处置快。这种“速效闭环”背后,是宜昌在“清朗”专项行动中积累的跨部门协同经验,将谣言治理从“事后辟谣”转向“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事后溯源”的全链条防控。
宜昌的实践并未止于个案。针对AI谣言特性,处置方法也从“被动应对”逐渐进化为“主动免疫”。一是能力建设面向公众,网安民警通过媒体向市民普及AI造假识别技巧,如检查图片光影矛盾、物体阴影方向、文字商标模糊度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防谣“工具箱”。二是防线构筑深入基层,同步开展的“好网民学校”进社区活动中,市委网信办通过情景模拟教授居民辨识虚假信息,点军区组织儿童签订《安全上网承诺书》,形成“城乡覆盖、老少兼顾”的防护网。这些举措推动治理主体从“政府独角戏”转向“社会协奏曲”,让网民从“易感人群”蜕变为“免疫细胞”。
AI技术不会放慢脚步,但人类的理性与法治永远是指引方向的舵盘。网络文明建设,核心不在“堵”而在“疏”,不在“惧”而在“育”。当一座城市能以“智”破“伪”,以人文之善滋养网络之土,那么对每一起谣言的“精准拆弹”,都将成为构筑社会信任的基石。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董市镇新周场村 马隆韬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