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6:05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点军区土城乡民政办工作人员鲁莉通过手机端“千里眼”云端守护平台进行例行查看时,发现席家埫村独居的陈大爷已十余分钟未出现在视频画面中,电话联系无人接听后,她迅速通知村委会派人上门查看,及时救下突发脑梗晕倒在家中的老人,送医后转危为安;宜都市陆城街道名都社区活动室里,62岁的张文菊奶奶在蓝叮咚“e路红”志愿服务队员的实时指导下,学习清理手机垃圾、下载滴滴打车等高频应用等,并顺利完成了养老资格认证,笑得格外踏实。
这两幕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宜昌技术暖银龄的实践。技术赋能银发群体,从来不是冰冷的设备堆砌,而是让智能既成为守护安全的“保镖”,也化作跨越数字鸿沟的“拐杖”,在网络文明发展建设中写下温情注脚。
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警,不变的是安全守护的内核。宜昌点军区联合湖北移动搭建的“千里眼”云端守护平台,为4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织就了实时安全网。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端,委托照料人、村(居)、乡镇(街道)、区级四级工作人员可对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实施远程看护,平台集成实时视频监控、线上喊话、一键报警功能,可迅速将险情信息发送至紧急联系人,极大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另外,宜昌已将智慧化信息系统接入全省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不同平台互通互联,构建起“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养老网络。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建“系统+服务+人性化+创新”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智能化服务,让老年生活更有安全保障。
从生硬教学到适配服务,不变的是人文关怀的底色。宜都市陆城街道名都社区的蓝叮咚“e路红”志愿服务队,将技术融入“银龄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独创“三步记忆法”,配合“智慧助老-AI暖银龄”微信群,老人遇到操作难题时拍张照片上传,就能收到实时解答,从此告别了对子女的依赖。更贴心的是技术的“适老化改造”,湖北移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电视打造了AI康养平台,提供多项AI康养服务,老人通过语音遥控器即可实现疾病自查、线上问诊、预约挂号、云健康档案等服务。目前,系统已接入同济、协和等37家省内重点医院资源,累计完成线上问诊2.3万次,避免了复杂操作带来的网络风险。
从功能服务到情感联结,不变的是文明温度的传递。三峡大学志愿者走进夷陵区营盘社区时,没有空谈技术原理,而是用AI修复老旧照片的实操体验,让老人们直观感受科技温暖。78岁的李奶奶看着褪色的老照片重获色彩,激动地说“我看到那些褪色的老照片又有了颜色,像是刚刚照的一样。”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体验,更是一次情感上的链接,让技术服务充满人文关怀。数字反哺的核心不是“教技术”,而是“用技术帮老人解决问题”,这种理念让技术发展真正成为银发群体的“贴心助手”。让老年人不仅能安全上网,更能在数字世界找到归属感、获得感,让每一次技术服务都成为温暖的情感联结。
从“千里眼”守护生命安全到老旧照片修复的情感联结,技术暖银龄的实践早已超越技术帮扶本身。它证明网络文明建设,从来不是追着技术跑,而是让技术跟着人走;不是丢下跟不上的人,而是带着每个人一起走。当越来越多老人能在技术守护下,轻松完成养老认证、快乐分享生活,共享数字时代的精彩,让文明的光芒照亮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这条路仍在延伸,这份初心仍在坚守,而技术温度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文明图景,必将在宜昌继续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互联网信息监测中心 席梦乔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