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大家谈丨用网络坚守丈量城市文明厚度

2025-10-27 09:1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网络浪潮奔涌向前,既重塑着城市的表达形态,也在涤荡中沉淀出文明的真金。回首宜昌网络空间的发展历程,其文明脉络始终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从混沌到有序、从自发到自觉,我们既见证了技术迭代带来的挑战,更收获了坚守中绽放的温暖。这条从荒芜到繁盛的道路,贯穿技术、参与与传播的深刻变迁,而始终不变的,是这座城市对文明内核的执着守护。

从无序宣泄到有序表达,不变的是文明内核的坚守。曾几何时,网络的匿名性让部分空间成为情绪宣泄的场所,低质信息刷屏、非理性言论滋生,网络生态面临“成长的烦恼”。面对杂音,宜昌以主动引导取代被动应对,用建设性的行动回应时代课题。从文字论坛到视频直播,技术迭代不仅重构了传播形式,更推动了表达方式的升级。宜昌始终秉持技术可以改变交流方式,却绝不能动摇文明的底线的信念,无论是早期的论坛公约,还是如今的网络文明承诺书,“友善、诚信、向善”的核心价值始终是网络空间的本色。屏幕背后,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心的凝聚;是表达形式的丰富,更是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不变的是城市温度的传递。在网络文明起步阶段,公众参与多以被动响应为主,活动靠组织、动员靠通知,参与渠道相对单一,创新活力未能充分释放。这种模式虽有一定成效,但距离真正的全民参与、自觉创造仍有差距。转折始于参与意识的觉醒。随着网络生态日益成熟,宜昌市民逐渐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它得益于网络素养的普遍提升、创作环境的持续优化,更重要的是市民主体意识的蓬勃发扬。如今的宜昌网络空间,已从“要我参与”进化为“我要参与”,从“响应号召”升华为“主动创造”。变的是参与形式,不变的是那份“愿为宜昌尽心力”的赤子之心,是城市特有的温度与情怀在网络空间的延续与升华。

从本土意识到全局担当,不变的是责任担当的延续。网络时代初期,宜昌的网络声量大多局限于地方圈层,传播力与影响力有限,既难以对外展示城市形象,也制约了网络文明建设的格局拓展。如何突破地域边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城市魅力?宜昌选择以品牌建设破局。传播半径的扩大,推动网络叙事实现了从“讲述宜昌故事”到“宜昌讲述故事”的深刻跨越。这不仅是传播范围的物理扩展,更是城市气度与胸襟的生动彰显。从本土议题到全国视野,从地方特色到时代命题,宜昌始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定力,在网络空间传递守护长江生态的信念、颂扬市民互助善举的热忱。场景在变、格局在变,但通过网络践行社会责任的初心始终闪耀,彰显着文明宜昌的使命与担当。

十余载文明演进,宜昌以“不变”的初心驾驭“变”的浪潮,用坚守丈量着城市文明的厚度。从摸索前行到自信从容,每一步进步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智慧与汗水。当每一次点击都承载善意,每一次分享都传递热爱,宜昌的网络文明必将在“变”与“守”的辩证中愈发璀璨。这条路仍在延伸,这份坚守仍在继续,而文明的力量,正通过网络空间的每个节点,汇聚成推动城市前行的磅礴动力。

作者: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办事处 穆今秋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