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6:4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0月26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智协同重大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与区域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研讨会在宜昌召开,这也是中部地市州唯一获批的此类项目。
该项目由三峡大学、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高校、医疗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将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深研“宜昌模式”,织就“四大慢病”防护网。
据了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该专项体系共布局16项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指出,慢性病防控是民生与全民健康的关键议题,更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地的重要环节。该项目以“数智协同”为核心,聚焦智慧化综合防治体系构建与区域示范,精准对接我国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围绕国家战略,开展重大慢病患者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健康智能管理机制创新。项目落地宜昌,贴近基层实际,有利于数智技术迅速触达一线,便于统筹协调、整合力量,提升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的效率,同时,项目可作为高水平“试验田”,为同类地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模式,进而为构建中国特色慢病防控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项目总负责人、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简表示,该项目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区域数智平台搭建、数字化诊疗产品研发以及综合绩效评价四个层面展开研究,打造“防、筛、管、治、康”五位一体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多种慢病共防、共筛、共治、共管的综合防控模式,建设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智能管理机制。
启动会上,四位课题组负责人分别聚焦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慢病区域数智平台搭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数字化慢病技术服务,以及重大慢病防控适宜技术绩效评价等内容展开汇报,系统呈现了项目在体系优化、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成效评估方面的整体规划与实施路径。(记者时刚、通讯员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