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06:3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宏伟蓝图振奋人心,峡江大地澎湃激越。
宜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举措,奋力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
点赞“十四五”,重大成就鼓舞人心
“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湖北灏瑞达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平学习全会公报后表示,这两个“极不”,也体现在企业发展上。这家专注于环保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发酵异味治理这一行业难题,研发出了曝气微生物除臭、厌氧氨氧化等处理工艺。业务遍布全国24个省市,并成功拓展至埃及、俄罗斯、泰国等海外市场,累计完成项目200余个,产值突破1亿元。
“这离不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宋平表示,全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让企业方向更明、动力更足。
同样感受深刻的,还有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五年,该公司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向科技驱动、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布局的跨越式发展。公司董事长吴平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在带动芋农增收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已覆盖各细分市场,并大批量出口欧洲,电池单月出货量突破9GWh。今年上半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排行榜跻身前五,动力电池装车量进入全国前十。公司副总经理焦林森表示,这些成绩正是积极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十五五”时期,公司将继续坚持这一方向,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机遇,持续放大发展优势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万兰芳认为,面对新机遇,宜昌应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依托独特的区位与产业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建议,宜昌应重点依托新技术推进种业振兴,深化新科技与农机的融合,推动生产工具智能转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宜昌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会长王如冰认为,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为宜昌融入全国产业布局提供了明确方向。“宜昌应依托现有基础,聚焦补链强链,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积极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智能网联与绿色能源融合创新,提升整车集成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开启新征程,接续奋斗加快跨越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展望“十五五”的发展前景,宜昌的党员干部群众满怀期待,干劲十足。
市发改委规划科科长余跃洲在学习全会公报后表示,宜昌作为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承载地,被省委赋予“打造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的新使命,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带来直接利好。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的全面启动,也将助力宜昌实现第四次腾飞。“我们坚信,到‘十五五’末期,经济总量冲刺万亿、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余跃洲充满信心。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副主任臧云表示,将围绕深化数字赋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压减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先行改革,力争在全省营商环境改革中实现“五连冠”,“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为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贡献力量。”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科技局资配科科长骆臣表示,将和全市科技系统一道,通过系统谋划与精准发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形成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构建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支撑。(记者李阳、范玉峰、何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