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07:0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长阳粮食商业城停车场综合楼。(记者李博言 摄)
扫码查看视频。
在长阳,宜昌市最高停车楼拔地而起,以其独特的垂直立体停车设计,成为破解山区县城“停车难”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折叠后视镜,收好天线,拉紧手刹……”在长阳粮食商业城停车场综合楼前,记者按照提示操作,将车驶入指定区域。仅仅1分30秒,智能系统已完成停车,车辆被平稳升至37层高的停车楼中。
10月13日,这座刚刚正式投入使用的停车楼,已成为当地市民的“新宠”。在长阳这个山连山、水绕水的地方,他们创新性地把车停到了37层,用智慧和科技破解了困扰多年的停车难题。
存取车全流程自助化
“这楼到底是19层还是37层?”初到粮食商业城停车场综合楼的市民,大多会有这样的疑问。
现场技术人员邹述揭晓了答案:这座综合楼其实按正常层高是19层,像临街的写字楼就是19层。但是背街一半是停车楼,我们按车身的高度划分楼层,1号、2号车库为小轿车车库,就有37层,提供148个车位;而3号车库为SUV车库,车身稍微高点,则只有29层,提供56个车位。停车楼采用行业领先的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和超高层垂直升降结构,土地利用率达到传统停车场的18倍。
智能自助停车系统通过AI视觉识别车牌,实现存取车全流程自助化。“停车楼之所以要求人员下车,不能跟车上楼,首先是安全问题,其次也会影响楼内设备正常运行。”邹述解释道。
虽然停车楼无法容纳所有车型,但市面上90%的车辆基本能顺利停放。“部分大型车辆因尺寸过大超限无法停放。”邹述表示,系统通过长度、空间、宽度、旋转半径、后视镜、重量等多重检测确保停车安全。
从试运行到正式投用一个多月来,这里已升级为24小时运行。“平均算的话,白天10分钟左右,三个库就有一个要存取车,最忙的时候,三个库不停。”邹述说。
从“蹭车位”到智慧停
“以前就是这里蹭会儿,那里蹭会儿。没地方停,现在搞得蛮好。”在长阳土生土长的市民李先生回忆起过去的停车困境,不禁感慨道。
4年前,长阳面临着1.5万辆车抢770个车位的窘境,“停车难”成了家常便饭。粮食商业城地段商户集中、住户密集、日常车流量大,“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周边居民和办事群众的痛点。面对“往前一步是江,往后一步是山”的地理局限,长阳选择了向立体空间发展的路径。
长阳粮食商业城停车楼配备智能自助停车系统,车主只需将车辆开至指定位置,系统便会自动完成后续停车流程。存车过程仅需约两分钟,大幅提升了停车效率。
同时,长阳推出“车共体”智慧停车模式,搭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市民通过“长阳停车”App,可实时查询目的地附近停车场的剩余车位数量,并一键导航直达。
同样是智能停车楼,500米外的西门菜市场停车楼,则创新性地采用“下市场上停车”的垂直布局,1层为菜市场,2至7层为智能立体车库,提供150个汽车位和30多个摩托车位,不仅解决了买菜停车难问题,还使市场摊位从14个增加到39个,日均服务群众700余人次。
4年来停车位增长7倍
粮食商业城停车场综合楼的投入使用,是长阳破解停车难题的一个缩影。
从2021年初的770个公共停车位,到如今的5731个,长阳在4年间让停车位增长了7倍多。这些新增空间从哪来?长阳的答案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三招破局:除了向天空借空间,还要向边角要地、让机关单位开放共享。
通过排查县城闲置边角地,长阳在21处“犄角旮旯”新增千余个车位。这些曾被忽视的空间摇身变为“金边银角”。此外,推动15家机关事业单位、9个住宅小区车位错时开放共享,累计盘活停车位近三千个,车位周转利用率提升20%,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车位闲置”。
这一系列举措,硬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变出了5731个车位。“我觉得应该多一点这样的停车场,停习惯了我觉得还蛮方便。屏幕一点,车就可以直接开进去,出来就可以直接开走,不需要找位置。”市民李先生对智能停车系统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车位在过年过节期间全部免费开放,4年来累计为群众节省停车费用约600万元。(记者杨雪、李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