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06:2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好吃!把不起眼的边角料做成特色小菜,这种节约巧思太值得借鉴了。”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在巴楚人家万达店,市民叶先生品尝着酸爽脆嫩的泡花菜梗,对餐厅的“变废为宝”举措连连称赞。如今,这样的节约实招已成为宜昌餐饮业的常态。
中午时分,在巴楚人家万达广场店,员工们正在分类处理食材:削好的土豆皮、剪落的芹菜叶被集中收集,清洗沥干后将打成蔬菜汁,用来制作蔬菜面;而常被丢弃的芹菜梗、包菜梗、花菜梗,则经过精心腌制发酵,摇身变成酸甜开胃的泡菜供客人免费食用。
“我们坚持‘食材零浪费’理念,对食材最大化利用。”该店店长李静告诉记者,除了边角料做泡菜、蔬菜汁,烤鸭的鸭架会做成干煸鸭架或熬煮高汤,就连耗材也“二次就业”——湿纸巾用完后擦拭地面,还能用小苏打和白糖自制驱虫剂防虫。
如果说边角料利用是餐饮企业的“节流”巧思,那小份菜推广便是惠及消费者的“开源”智慧。在7+7大饭堂CBD店,午餐高峰时段的取餐区排起长队,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酸辣包菜等135道菜品均推出小份装,价格比大份低40%,分量刚好满足1-2人食用。
“小碗菜模式实现了‘商家减浪费、顾客得实惠’的双赢。”该店经理赵小芳介绍,小碗菜采用标准化量化采购,源头采买成本更具优势,这部分利润直接反馈给顾客,同时食材周转速度快,后厨基本无积压,顾客按食量取餐,每一分钱都能吃到实处,真正做到光盘不浪费。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今年正式实施,反食品浪费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办法》深入实施,宜昌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将反食品浪费作为自觉行动,从边角料“变身”特色美食,到小份菜适配多元消费需求,再到“N+1”点餐、剩菜打包等服务升级,一个个接地气的实招,让“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从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餐桌实践。(记者杨春艳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