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14:45 编辑:熊鹏 人阅读
9月28日,绿萝路小学六年级教室变身科普乐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地质科普讲座在此热烈开展。此次活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类项目“藏在三峡石头里的奥秘地质科普活动”的关键环节,由三峡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联合承办,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播撒地质研究的种子。


活动特别邀请到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地质工程系的郭飞副教授,他带领支部学生党员走进校园,以“‘达尔文的困境’的中国解答——揭秘中国三峡埃迪卡拉动物群”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现场师生互动频繁,热烈的氛围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熊熊火焰。
作为“藏在三峡石头里的奥秘”系列科普的核心内容,郭飞副教授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精美翔实的化石图片,将距今约五亿年、发现于宜昌三峡地区的埃迪卡拉动物群化石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他细致讲解了三峡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独特之处:这些形态各异,酷似“树叶”“水母”与“圆盘”的远古生命,正是“寒武纪大爆发”前夕生命演化实验的关键见证者。郭飞副教授着重强调,中国三峡地区的这些珍贵发现,为破解“达尔文的困境”提供了至关重要且独一无二的“中国答案”与“东方证据”,让全世界得以窥见早期生命演化的“三峡画卷”。
讲座中,郭飞副教授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他接连抛出“大家猜猜这个狄更逊虫是动物还是植物?”“为什么这些生物没有嘴巴和尾巴?”等启发式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奇思妙想的答案不断涌现,会场内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对于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郭飞副教授都给予充分肯定与耐心引导,将复杂深奥的古生物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谜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与此同时,三峡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党员们全程积极参与,不仅协助分发科普矿物标本,还主动与小学生们交流互动。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模式,有效调动了现场气氛,让科学的种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在孩子们心中萌发。
绿萝路小学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科普进校园”活动效果远超预期。在负责人看来,郭飞副教授的讲座不仅是一堂丰富的知识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科学启蒙课。它成功将高深的科学研究与本土教育资源相融合,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地球生命演化的脉搏,切实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文化自信。
此次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成果向基础教育端有效转化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活动形式、服务社会、展现先锋模范作用的成功探索。它搭建起一座连接大学实验室与小学课堂、党员先锋与少年儿童的桥梁,让党建引领下的科学精神,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薪火相传。(土建学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