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归故里,浩气贯长空

2025-09-19 17:5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2025年9月12日,韩方将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仁川国际机场并移交给中方,再次向我国移交3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267件相关遗物。在韩方移交后,烈士棺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运-20”专机接运回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致敬,四架歼-20战机伴飞护航,塔台与机组对话中“念我忠烈,忘死舍生”的呼号响彻云霄。这是中韩连续12年成功交接的第1011位烈士,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祖国对英雄最深情的告慰。

铁甲映丹心,浴血护家国,以热血铸丰碑,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英雄史诗。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在极不对称的装备条件下,以“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与武装到牙齿的敌军殊死搏斗。长津湖战役,战士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英勇无畏,在冰天雪地中写下“没有冻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的热血誓言,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冻不坏他们的坚强意志;上甘岭战役,官兵们用血肉之躯筑长城,在炮弹轰击里留下“黄继光要堵机枪了,大家快冲啊!”的舍命呐喊,900余次的冲锋摧不毁他们的不屈决心。这些英勇壮举诠释了中国人民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荆楚承忠魂,精神永传承,以奉献践初心,是湖北儿女传承的英雄本色。革命年代中,枝江市的“青年英雄”潘天炎凭借顽强意志和机智,利用地形和有限武器,孤身一人打退美军9次冲锋,用鲜血为后人筑起不朽的精神灯塔;新征程里,湖北人民继续发扬踔厉奋斗精神,疫情期间,4.2万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脱贫攻坚战中,干部群众扎根山区、倾力帮扶,实现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人民主动接过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使命,以前行姿态赓续奋斗之志,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丹心昭日月,敬仰不可忘,以尊崇慰英灵,是社会必须坚守的价值底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前,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精神。然而近年来,个别网民恶意诋毁志愿军英雄事迹,某网络博主曾脚踏烈士陵园石碑摆拍,甚至在微信群诋毁戍边英烈,最终被法律严惩。这些不良现象让我们痛心,更使英雄寒心,给英雄泼脏水,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侵略和摧毁。这警示我们完善英烈保护法律体系迫在眉睫,必须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尊崇英雄、关爱军人成为全社会自觉,让民族认同、历史自信成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精神食粮。

英雄归国,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精神的传承。我们迎接的不仅是烈士遗骸,更是一个民族对初心的坚守、对历史的敬畏。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吾辈应当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在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拼搏、永远奋斗。

作者:宜昌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 林欣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