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远安9万多亩水稻丰收 全产业链擦亮“瓦仓米”品牌

2025-09-12 06:3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稻谷飘香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连日来,远安县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在田间地头,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水稻。

据悉,今年远安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47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5.45万吨,9月下旬将完成全部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作为有着悠久水稻种植历史的区域,远安“瓦仓米”早已名声在外。核心产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土壤富含矿物质,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让瓦仓米兼具“米色如玉、清香扑鼻”的品质。2011年瓦仓米成功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远安农业的“金字招牌”。

“从耕种到收获,全程有‘管家’护航。”国泰米业负责人张晓明介绍,目前企业加工厂已加工7000吨稻谷,针对农户与种植大户需求,提供涵盖全托管、半托管、点单式三种模式的耕、种、防、收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2万亩。

近年来,远安县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推进社会化服务,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目前,远安已成立9家粮油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今年服务面积达9.8万亩。以专业力量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激发种粮积极性。

不仅要“种得好、收得足”,更要“卖得俏、产业链条长”。远安县以瓦仓米为核心,持续推动水稻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发展”升级,加速建设瓦仓米全产业链项目基地,这座集稻耕文化展示、产品研发检测、专家工作站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正承载着从“一粒米”到“一个产业”的蜕变梦想。智能仓储系统可实现3万吨稻谷恒温储存,保障米质稳定;精深加工车间将开发米类衍生品,延伸价值链条;顶层观光走廊打造的“大米文化体验线”,更让游客能直观见证从田间稻穗到餐桌美食的全过程。(记者曾雪彬、通讯员赵记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