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让我们看清来路,也明白去处

2025-09-03 17:40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这里举行。八十载沧桑岁月,八十载奋斗征程。从1945到2025,这场阅兵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示。

数字背后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深深敬意。当两辆车牌号为“1945”和“2025”的礼宾车缓缓驶出天安门城楼,引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有网友动情地表示“1945的车上一定载满了英雄先烈!”这两个车牌号代表了八十年的时空跨越,在此刻完成了一场世纪对话。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025年,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1945”到“2025”,是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历程,是从民族独立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这两个数字的背后,是一个民族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的集体记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国庆阅兵不同,9月3日的阅兵主基调是缅怀、反思与警示,提醒人们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极其宝贵。今年的九三阅兵,中国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等14个国家的50位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参加,体现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感恩相助的传统美德,以及共同守护历史记忆、捍卫和平与正义的愿望和决心。

国产新锐装备彰显强军征程。此次阅兵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所有参阅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此次阅兵编设的45个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包括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和战略打击等模块,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展示体系化作战能力。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受阅装备为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可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同时,此次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体系建设,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这些装备已从概念走向实战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

坚守和平使命,彰显大国担当。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更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宣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国一寸领土,更是唯一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最多,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认同。在观礼台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纪念活动,如此众多的国际政要齐聚北京,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贡献的认可和对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支持。当前,世界依然动荡不安,局部冲突硝烟未散,新冷战阴霾又起,强权政治仍在威胁弱小国家的主权。在此背景下,中国举办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守护和平。中方承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搞军备竞赛,坚定做这个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这一承诺生动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进步力量的决心。

80年前,中国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担当,在烽火中筑起血肉长城,用千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胜利的曙光。80年后,当车牌号“1945”和“2025”的检阅车并行驶过长安街,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汇。从抗战老部队到维和部队,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变了的是武器装备,不变的是人民军队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这场跨越80年的“阅”见,让我们看清来路,也明白该向何处去。最好的致敬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顾家店镇人民政府 田源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