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1:37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七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承载着千年爱情传说与民俗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中国节・七夕”为古老节日注入新活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近五年,宜昌围绕网络七夕节日,持续在政策措施上发力。在婚姻登记服务优化方面,全面落实“互联网+婚姻登记”,提供网上预约、一次性告知等便捷服务。在七夕等特殊节点,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采取提前预约、延时服务等措施,满足群众在浪漫节日登记结婚的美好愿望。
在婚俗改革推进上,宜昌致力于构建政府主导、民政主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响应的“五位一体”格局。远安县打造特色婚俗文化长廊,多部门联合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主题宣传教育;宜都市打造出全省首个国风结婚登记场所,为新人提供结婚登记、定制婚书、中式颁证仪式等服务,还成立婚庆产业协会推动“甜蜜经济”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为七夕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七夕承载的婚姻文化内涵在新时代更好地彰显。
丰富多彩的七夕主题活动在宜昌各地持续开展,成为传承七夕文化的生动实践。在枝江市百里洲镇,沿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动七夕 手动乞巧”主题手工串珠活动,志愿者详细讲解七夕乞巧历史、串珠要领等,村民亲手制作出精美手链,在体验手工乐趣的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白马寺村新文明实践站组织玉米馒头制作活动,大家在共同制作传统美食中增进情感交流,感受七夕别样温暖。新闸村和联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七夕剪纸主题活动,让村民领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魅力,深刻理解七夕文化内涵。
展望未来,宜昌在七夕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有着清晰且宏伟的规划。在文化内涵挖掘上,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七夕文化与宜昌本土文化的融合点,通过文化专家研讨、民俗调研等方式,深挖七夕节蕴含的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等精神内核,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例如,打造七夕文化主题博物馆或文化长廊,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示七夕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在宜昌的传承与演变,让市民和游客更直观地感受七夕文化魅力。从婚恋交友到文化体验,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让七夕文化在互动参与中深入人心,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宣传推广上,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制作高质量的七夕文化短视频、直播节目等,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宜昌七夕文化。举办线上七夕文化节,开展线上民俗互动、爱情故事征集等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参与度。这些规划不仅有助于七夕文化传承与创新,更将为宜昌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增添新动力,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发展双提升。近期的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会精神,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七夕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为宜昌七夕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宜昌可将七夕文化作为荆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发展形式,融入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中。
七夕文化,跨越千年,在宜昌这片土地与现代文明交融,绽放独特光彩。从政策有力保障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再到宏伟规划蓝图,宜昌在传承和发展七夕文化道路上稳步前行。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更是宜昌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参与七夕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宜昌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力量,让七夕浪漫与文化内涵在新时代持续闪耀,书写宜昌更辉煌的文化篇章。
作者:远安县民政局 姜桥峰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