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7:00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一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是一座城市动态的名片,也是一次发展的契机。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在宜昌拉开战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与爱好者齐聚于此,这场赛事所带来的,远不止赛场上的挥拍与得分。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赛事即流量,流量即效益。羽毛球赛事虽不像马拉松般贯穿全城,却同样具备强大的“聚人气”能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观赛游客的涌入,直接拉动本地餐饮、住宿、交通和旅游消费。赛事期间,酒店客房预订率显著提升,商圈人流明显增加,交通出行需求骤增,文旅部门也借势推出“闪卡”旅游套餐,实现“赛旅融合”的良性互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水平赛事往往伴随电视与网络转播,“宜昌”频繁曝光于全国观众视野之中,间接推动招商引资和文旅品牌塑造,形成“短期赛事、长期效益”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就城市名片而言,羽毛球赛事是展示宜昌组织能力、服务水平与城市风貌的绝佳窗口。办好一场全国性赛事,考验的是城市的综合软实力,从场馆设施到志愿服务,从接待水平到公共安全,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传递宜昌的城市形象。借助赛事转播和媒体报道,“宜昌”二字与“干净”“热情”“高效”等关键词紧密关联,逐步构建起“宜赛、宜游、宜业”的现代城市气质。这不仅是对外宣传的有力素材,更是提升市民认同感与自豪感的情感纽带。
体育文化层面,高规格赛事落地,显著助推全民健身氛围的深化。羽毛球在我国群众基础深厚,观赏性与参与度兼具。资格赛的举办,既能激发本地民众的运动热情,鼓励更多市民走进球场、挥拍健身,也可能带动学校、社区、俱乐部加快羽毛球设施建设与培训体系完善。与此同时,现场观看冠军风采、参加业余交流活动,进一步拉近了顶尖竞技与普通市民的距离,使体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的进步,最终体现在人的幸福之中。当羽毛球带来的运动热情,转化为市民阳光下挥洒汗水、笑语飞扬的生活日常,这便是最温暖、也最长久的礼物。
作者:夷陵区人民检察院 何骁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