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06:3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宜昌高新区宜化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加速成型。 (记者付蓓蓓 摄)
编者按:
宜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宜昌地方国企主要经营指标全省领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顶梁柱”作用,成为峡江大地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我们选择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兴发集团、湖北三峡文旅集团四家重点国企为代表,以个案管窥全貌,看宜昌国企的发展之道。
宜昌市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7656.83亿元,拥有7家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地方国企营收、工业总产值分别达927.22亿元、491.5亿元,均居全省前列。
亮眼成绩的背后,跃动着宜昌国企改革的有力脉搏。宜化集团加速拓展产业链布局,切入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兴发集团将创新置顶,推进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进阶”;安琪集团在全球化的深海中破浪前行,朝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三峡文旅集团以改革谋新路,向改革要动力,探索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链式发力的宜化作为
盛夏时节,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高塔林立、管廊纵横,现代化的厂房依次排开,投产不久的宜化磷化工项目生产正酣。
“项目主要生产硫酸、磷酸、精制磷酸及高档阻燃剂等,打通磷矿、磷化工、磷复肥全产业链,实现了磷资源的梯级利用。”宜化磷化工项目负责人郑春来说,先进的绿色环保工艺和低碳节能技术,可使磷酸浓缩工艺能耗下降30%至40%,项目整体能耗同比下降约11%。
在一江之隔的宜都化工园区,AI摄像机秒识隐患、AGV机器人灵活穿梭搬运……新投产的宜化楚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展现硬核“智造力”。园区充分整合磷、氟、钙、镁等元素,布局精细磷氟化工、新型肥料等产业,继续向精细磷化工延伸。
宜化集团以沿江化工“关改搬转”为契机,以传统煤、磷、盐化工等为基础,布局一批高端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宜昌磷矿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磷化工是宜昌的当家产业。宜昌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以市场化方式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推动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裂变,加速推进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迈入世界级。
如今,宜昌逐步探索形成以磷化工为主导,以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等国有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氟-煤-硅-盐-硫为辅的产品上下游互通互联、废物利用、资源要素循环为特征的产业共生耦合模式。2家化工龙头串联上下游关联和配套企业163家、产值1058.7亿元。
“龙头”牵引,聚“链”成群。宜昌深化“五个一”产业链招商,以重点国企为链主,打造“上下楼即为上下游,产业园即为产业链”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宁德时代、万华化学、多氟多等头部企业纷纷重仓宜昌。2024年,宜昌国企通过以投带引、股权合作、资源配置等方式,招引链上项目21个,协议投资586.85亿元。
“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企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宜昌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智华说。
【记者观察】根深才能叶茂,做强主业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一以贯之做强主业并非易事,要抵得住诱惑,也要顶得住困难。国企必须坚定不移做实业,心无旁骛干主业,深耕细作强专业,既要向下扎根,又要开枝散叶,打造“上下游要素配套、大中小企业共荣共生”的产业生态,加速释放乘数效应。
置顶创新的兴发担当
今年2月,兴发集团拿出1900万元重奖17个科技团队。旗下子公司兴福电子总工程师贺兆波团队凭借“集成电路用超高纯电子级硫酸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捧走300万元大奖。
据了解,该成果打破了国外对超高纯电子级硫酸和硫酸基蚀刻液制备技术的封锁,率先实现先进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硫酸国产化,为国产芯片供应链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次磷酸钠产销全球第一,草甘膦产能全球第二、中国第一……40多年来,兴发集团从兴山县城里走出,蝶变成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
在兴发集团,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攻破,新质生产力蓬勃向上,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要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创新是必由之路,以重奖激励人才,以制度保护创新。”兴发集团技术中心主任黄胜超说。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兴发集团建立了“谁创新、谁受益”的创新激励机制,制定了《兴发集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专项激励。同时,兴发集团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授予460名技术骨干股票1892万股。
掰开“卡脖子”的手,宜昌坚持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不断刷新科技创新成绩单。
兴发集团牵头组建湖北三峡实验室,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8项,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7个。在全球首次突破黑磷单次百公斤级制备技术。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筑牢技术“护城河”。2024年,全市国企研发经费投入40.84亿元,同比增长11.04%,平均投入强度2.19%,累计获授权专利2949项,国外授权专利增至108件。
为支持国企科技创新,宜昌推出一系列“政策包”:年度考核加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在科研人员中优先实施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
今年,宜昌正围绕优化创新生态、加大政策供给、完善体制机制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企业研发有动力、成果转化有市场、科研人员有回报,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记者观察】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引擎,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舞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国企要承担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重担,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共融共舞”,破题关键核心技术,让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不断攀高逐新,必将有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扬帆出海的安琪实践
在安琪埃及工厂,一袋袋打着“Angel”烙印的酵母鱼贯而出,经过包装、装箱、码垛等环节,被运往仓库,发往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区。
“埃及公司年产能达到6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酵母工厂。”安琪酵母副总经理孙豫湘说。
如今,安琪在国内外建有16个酵母工厂,产品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居行业第二。
安琪“走出去”有何秘诀?孙豫湘道出缘由:将工厂建到离资源最近的地方,将产品摆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
鉴于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安琪从发展之初便将目光投向海外。
1994年,安琪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打开了通往中亚诸国的贸易之门。2010年、2015年,先后启动建设埃及、俄罗斯海外工厂,提升全球供应能力。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土化策略,是安琪全球化的另一个“制胜法宝”。
安琪先后设立了6个海外事业部,5个本土销售公司,海外员工本土化率超过95%。这既能让安琪品牌和产品深度融入当地,又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响应用户需求。
“为当地创造出价值,也将增强企业自身在海外的抗风险能力。”孙豫湘表示,从安琪的出海经验看,中企出海应当以“在当地、为当地”的心态,做好“本土化”实现“全球化”。
2024年,安琪酵母海外营收57.12亿元,同比增长19.4%。今年,安琪加码海外布局,将投资8.8亿元在印度尼西亚建厂扩产。
去年,安琪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发起的烘焙酵母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正式立项。“这不仅标志着安琪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也体现中国酵母工业日益跃升的国际话语权。”安琪集团总工程师张彦说。
出海30多年,安琪集团正逐步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技术标准出海”的华丽蜕变。
身处长江之滨,以安琪、兴发、宜化为代表的宜昌国企以“探路者”的姿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搏击风浪。宜昌国企在落实“走出去”战略中担当有为,在扬帆出海的航道上坚定前行,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记者观察】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宜昌国企是在市场浪潮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只有遵循市场法则和经济规律,树立全球视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勇于跳出“舒适区”,积极融入“双循环”,实现从“政策温室”向“市场丛林”跃迁,才能在广袤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改革赋能的文旅探索
8月19日,长江三峡5号游轮溯江而上,游客们时而体验“水涨船高”的神奇魅力,时而惊叹西陵峡的鬼斧神工。
去年,“两坝一峡”接待国内外游客186.73万人。“两坝一峡”不仅是三峡旅游公司的拳头产品,更是宜昌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峡江潮涌处,一艘蕴含改革基因的文旅“巨轮”正破浪前行,助力宜昌朝着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迈进。
2011年,宜昌交运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湖北省道路运输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21年,宜昌交运更名为三峡旅游,从交通运输行业切换到旅游赛道。2024年,宜昌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成立湖北三峡文旅集团,三峡旅游作为其核心子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
站在新起点,湖北三峡文旅集团正以改革破局,以市场为导向,加速转型升级,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企业发展背后,是党委政府的放权松绑、有效监管和全力支持。宜昌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国企发展新动能。
——聚焦企业最关注的投资决策、中层干部管理、薪酬分配、中长期激励等重大事项,放权放手更放心,授放权24项,出资人监管事项一次性减少42%。
——持续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扩面,坚决打破“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铁交椅”。集团总部人员精减达16%,733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市场化选聘、任期制和契约管理。
——建章立制“防风险”,动态优化42家企业党委“前置事项清单”、152家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集体把关事项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出台公司章程指引。出台《市重点国有企业报告工作实施办法》,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和实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
如今,改革就像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推动宜昌国企加速发展。安琪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名单;兴发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兴福电子、宜化股份等4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兴福电子以“湖北国资体系科创板第一股”身份登陆资本市场。
【记者观察】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只有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激励与约束并重,既当好健康成长守护人,又当风险防范化解责任人,才能持续推动国企行稳致远。(记者赵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