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小事 筑牢幸福基石

2025-08-18 17:26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惠民生。一盏损坏的路灯被重新点亮,一个松动的井盖被归为原位,一段晃眼易踩空的阶梯迅速被重新粉刷并加装警示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大事”,托起了群众“稳稳幸福”的坚实底座。

群众关注和关心的“小事”,就是社会治理的“大事”。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从来都不需要宏大的口号,就是在一件件“小事”中高度用心,将其办成好事,才是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衡量为民服务实效的金标准。

办好关键小事需要多关注特殊群体。人到晚年都会面临银发困境,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头昏眼花等都是常态。很多老人生活比较节俭,衣服破了、纽扣掉了舍不得扔,外面裁缝店改补又比较贵。猇亭区桐岭社区在开展点状治理敲门走访中了解到此类问题后,面对这样的微小需求,社区认真对待。结合社区现实情况,将社区驿站闲置空间利用起来,改造成公益性特殊门店“爱心裁缝铺”。社区居民龚名娥主动请缨,低价帮助高龄老人改补衣物。这场居民与社区组织的双向奔赴,为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点亮了一盏明灯。即使手脚不便,却有爱心接力,晚年生活依旧安心。

办好关键小事无须等待问题集中上交。西陵区推行“微网格”治理,每三十户居民配备一名微网格员,实现为民服务覆盖最后一公里。夷陵区绿洲社区网格员在暴雨天气仍上门为独居老人办理高龄补贴。“微网格”服务体系通过网格员与居民直接点对点的联系,让小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摆上议事桌,不仅激发居民“有问题,来反映”的自治热情,更能及时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期。

办好关键小事,还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靠前”。心系人民,一心为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宜昌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从VR地图的数字化创新到社区服务综合体的多业态整合,再到为特殊群体设计的定制服务,让市民出行15分钟内就能满足生活所需,舒心方便、享受生活。以理念转变带来制度设计创新,从小事、从细节入手,明方向、清路径、聚合力,最终就会开出希望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瞄准群众的“小确幸”,民事民办用心办。从改造驿站闲置空间并低价为老人改补衣物到创建“微网格”服务实现指尖上问题的精准反馈,再到将便民生活理念融入城市生活圈规划设计,为民办实事需在“小事”上见真章,聚“微治”成“大治”,积“小安”成“大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能在安乐祥和中提升再提升。

作者:枝江市马家店街道 李霜艳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