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07:0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当城市被热浪裹挟,“哪儿凉快去哪儿”从戏谑变成了行动,宜昌一些高海拔的深山秘境趁热打铁,乘“凉”而上,开始了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位于秭归县两河口镇大山深处的香龙村是近两年加速奔跑的后起之秀,这个平均海拔1100米,日均23℃的“一脚踏三县”的高山村落,凭什么能够吃香?近日,记者走进香龙村一探究竟。
避暑融美景 一村清凉带旺消费
从宜昌城区出发,经翻坝高速,沿着348国道进入秭归山区,在蜿蜒的盘山公路绕行3个多小时后,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映入眼帘,再往前,就是连片的小洋楼,此行的目的地——香龙村到了。窗外的温度已悄然从出发时的35℃降至23℃,仿佛是登上了一趟从夏天开往春天的“列车”。
香龙村位于秭归西南,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全村地域面积24平方公里,1015人,其中三分之一聚集于香龙峡谷新农村居民点。居民点2016年建成,由规划整齐的32栋三层联排小洋楼组成。
香龙村因香龙山而得名。香龙山主峰峰顶海拔1634米,雄踞长阳、秭归、巴东三县交界处。据村民介绍,香龙山最初叫香炉山,山势似龙,在酷似龙头之处戛然而止,貌似一个香炉。从山脊上走进香龙山顶,沿山巅2米宽的悬崖路直达龙头,便是最佳的观景平台,可将香龙村尽收眼底,揽获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野趣与壮怀。
尽管香龙山风景宜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外来游客很少,直到村里抓住了“避暑经济”这一跳板。
“这里晚上都不用开空调,费用又不高,非常适合在这里休假……”来自秭归城区的李女士已是第二次来香龙村,她说早上散散步,上午爬爬山,相当惬意。
“听说香龙山很有名,专门开车来看香龙山,晚上就在香龙村住一晚。”来自巴东的刘先生对记者说道。
避暑或美景以单一产品出现,可能效果欠佳,如果两者结合便有了吃香的可能。
从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变化:去年,香龙村接待游客约3.75万人次,综合收入约22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万元。
聚人更兴村 清凉产业助力发展
香龙村主导产业是烤烟,年收入上千万元。虽然收入不错,但产业结构单一。加上单调的山居生活,难以承载年轻人的梦想,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看着一栋栋空置的房屋,一个个渐渐老去的背影,香龙村“两委”班子陷入了沉思。乡村振兴必须有人,吸引年轻人回来必须有新的产业支撑。
发展农文旅成为村里看准的新方向。香龙村党支部书记何平介绍,香龙村平均海拔1100米,可以把优质“凉”资源做成“热”产业。
2023年,是香龙村避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当时通过对接全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等政策,将闲置的小学改造成了民宿。” 何平说。
来自郭家坝镇的何勇率先“吃螃蟹”,2024年整体承租了这些民宿,开设香龙山居旅店,做起了民宿生意。民宿里,马鞍、风箱、犁耙等农家元素装点得土而不陋,别具一格,开业当年营收就达30万元。今年,他再次扩大规模,承租了三套民房,民宿达到16间、26张床位,可同时满足60人进餐。一到暑期,几乎爆满,需要提前预订。“餐馆蔬菜都是农户的,一个月买菜费用达到一万多元。”何勇说。
“对于一个隐匿于深山的小村,若想吸引城市游客的驻足,收获年轻一族的好评,就得做出特色、做出新意还要做出品质。”何平说。
在县、镇两级支持下,规划面积2030亩的香龙峡谷景区抓紧建设。2023年7月28日,香龙峡谷星空露营地对外开放。村民们目睹了一拨又一拨游客的涌入。
“那天好多人,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深夜焰火结束,整个山谷里人声鼎沸。”回顾当时开业盛况,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的吴国春记忆犹新。“村里举办纳凉季的时候,一天就卖了7000多元。”
2023年,香龙峡谷景区成为宜昌市首批微度假地。2025年,又被评为3A级景区。
“城市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农村是灵魂安放的地方。现在的香龙村发展势头很好,但年轻人越来越少,去年3月,我就回来了。”返乡大学生王金洲被寄予厚望,在外闯荡多年的他,已经是一名村后备干部,分管旅游规划和管理。随着产业多元化和乡村生活场景的丰富,这片热土逐渐吸引了一批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回乡创业。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涨船高,从2019年仅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08万元。
夏季凉如何变为长年热
“大家好,我是秭归县两河口镇香龙村党支部书记何平……”这口地道的秭归话开场白,在抖音上深入人心。随着一起走进人们视野的,还有香龙村的山山水水。
离宜昌城区150公里,说起来不远,但行起来不近。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成为横亘在游客心里的一道坎,用什么力量冲破这道坎?何平选择了下场吆喝+活动带动。
“好酒也怕巷子深。人不过来,我们就让山过去。”何平躬身入局,化身主播,在抖音直播间卖山水、售清凉。初露脸时,他还腼腆青涩,如今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主播。每周,何平都会以一身既接地气又显正气的装扮出现在直播间,带着大家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
“起初也有些抹不开面子,可你自己都不先张罗起来,还指望谁来帮你往前推呢?”何平的抖音账号现拥有1.1万粉丝账号,收获点赞12万,最高点击率达到15万。直播中,不断有网友咨询“想来避暑10天,包吃包住这种,怎么收费?”
除了线上直播,清凉的香龙村经常举办各种活动。烧烤派对、草坪KTV、浪漫烟花,年猪宴……向广大城市游客发出邀请。
“下一步,两河口镇将进一步完善香龙峡谷景区交通路网,建设亲水平台、清吧等项目,丰富业态,提升游客体验。”两河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旭表示。
目前,香龙村有12家农家乐和民宿、88张床位。最大的问题还是接待能力有限。为此,香龙村正规划建设游客中心项目,而且村里、镇上都很重视。
避暑经济淡旺季差异明显,高峰就是6月至9月。如何解决避暑经济的潮汐式人流问题,确保一年四季有客流?“不能只靠天吃饭,得想办法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想来。”王金洲介绍,现在的重点是要让村民参与到经营中来,引导新农村居民点村民改造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业态。
说到未来,何平指着墙上的规划图说道:“这边建一个农产品展销综合体,让村民集中卖土蜂蜜、腊肉等特产;那边种上果树,春天能赏花、夏天能避暑、秋天能摘果,冬天还要搞个‘年货节’,让城里人体验杀年猪、打糍粑……”要想做大做强,还得组团发展。“我们正探索‘民宿+团建’‘民宿+探险’等新模式,打造清凉经济片区,联动‘秭归屋脊’云台荒的优势资源,让‘清凉经济’与‘冰雪经济’无缝衔接,四季皆可游。”郑旭补充道。(记者欧红平、胡兴军、王轲、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