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13:56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胡伟龙 人阅读
牢记嘱托,建成支点,特别报道《看支点》聚焦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探访经济一线生动实践,今天播出第四集。
系列报道《看支点》,今天来说说开放辐射力。今年以来,全球贸易承压,而湖北外贸却逆势上扬。上半年湖北出口突破2900亿元,同比增38.5%,超全国均值31.3个百分点,直接带动全省进出口总额首次实现半年突破4000亿元,增长28.4%,增速居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前列。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湖北“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的强力支撑。今天,我们带您从一座机场,解码湖北逆势突围的开放新路。
记者 张君妍:此刻,我身旁的这批“特殊的旅客”,3小时前它还在100公里外黄冈的养殖池内。看!工人们正打着手电筒挑选着最生猛的鳗鱼,而现在,它们已经完成通关手续,即将登上飞往韩国仁川的早班机。
不靠海、不沿边,但在湖北这个内陆省份,同样能感受到地球村正变得越来越“小”。从黄冈的鳗鱼到泰国的榴莲,再到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品,“买全球”“卖全球”每天都在上演。
花湖机场货站管理部副部长 高振:目前整个花湖机场航线是超过了100条,大家可以看到航班号我们是有从菲律宾马尼拉过来的、从澳大利亚克拉克过来的,还有我们美洲航线的话,这个是从东南亚经停越南河内,然后到鄂州再到美洲航线去。这里的话一般是工业产品,还有就是电子产品等货物,通过鄂州的航线网络辐射到北美地方去,比如到芝加哥、到达拉斯、到纽约,像黄冈养殖基地的鳗鱼,在地理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时效提升了80%以上。
记者 张君妍:开放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突破,更是制度壁垒的拆除,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发生。
记者 张君妍:这张薄薄的运单,可是带着“免检通行证”的“VIP”,我身旁这票即将发往马尼拉的货物,5分钟前刚刚在光谷完成了报关手续,现在天河机场就已经收到了这批货物的电子身份证。这也是全国首个“两场一站”报关模式的神奇之处——货物还没动身,但数据已经“飞”完了全程。
光谷货站去年8月投用,让货物地面驳运时间缩短了40%。今年5月,“广州花都至鄂州”跨关区电子关锁测试成功,更进一步打通了湖北的空中出海口。电子关锁创新性取代传统物理关锁,使货物跨关区实现监管全程电子化、自动化,海关无需现场查验即可远程放行。
武汉海关东湖综保区科科长 乔翩:光谷货站可以让湖北的一些企业在广东进行集货,然后再一起运到光谷货站,以充分发挥武汉中部航运枢纽的作用,让跨境电商的企业的出口能够更加便利。
记者 张君妍:光谷城市货站通过实现安检互通、前置组板,实现与天河机场、花湖机场“两场一站”货运直通。而这背后,还有湖北用“单一窗口”破除部门壁垒,用“电子关锁”打通省际动脉,当数据代替货车跑起来,“内陆”和“沿海”的边界就被重新定义。眼下,湖北正用制度创新的“软实力”锻造出物流提速的“硬功夫”。
立体开放的触角还在加速延伸。位于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的黄冈城市货站,今年已通过花湖机场发送货物3000吨。5月,新投用的汉口北城市货站,深度融合“空港+商贸”双枢纽功能,实现“货到汉口即出境”的高效流转。6月,花湖机场首个海外仓——米兰海外仓,在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国际机场物流园区正式揭牌投运,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这条开放新动脉上,流动的不只是货物,更是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在鄂州花湖机场辐射圈内,华工科技葛店产业园的高端激光设备正发往全球。创新赋能下,湖北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超50%,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湖北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产品附加值越来越大。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生产的电脑及其零部件、手机、集成电路分别出口138亿元、130.3亿元和117.1亿元,分别增长19%、11.8%和25.3%。
花湖机场货站管理部副部长 高振:数据是最直观的印证,我们通过构建“轴辐式”网络,可以让货物“跑得更快”、成本“降得下来”、企业“走得更远”,我觉得这不仅提升了湖北的开放辐射力,也是为全国探索内陆开放的新路径。而且我相信,随着我们枢纽能级的持续跃升,开放通道的日益畅达,湖北在全球贸易版图上的分量会越来越重,这条逆势突围的开放新路,会越走越顺。
(记者 沈雅洁 张君妍 田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