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宜昌市多措并举防控基孔肯雅热 旅游返宜后2周内仍需防蚊虫叮咬

2025-08-01 09:1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人阅读

7月31日,记者从宜昌市疾控中心获悉,湖北省是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的Ⅱ类地区,宜昌市尚无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既往也未报告过该疾病,但市民仍需做好防治措施。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我国人群普遍易感,而且白纹伊蚊在我市分布广泛并进入活跃期,加之暑期人群流动频繁,境外或省外疫情输入我市并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

为了做好基孔肯雅热的防控,该中心已组织参加国家、湖北省组织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杀等技术培训,并于上周开展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的全市卫生应急演练。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准备,目前检验检测试剂、消毒杀虫药械均已经配备到位。此外,还开展了防蚊灭蚊监测和飞行检查,并进行健康宣教,号召大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孳生地。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疫苗可预防,做好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关键。市民出外注意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的长袖和长裤,可使用含避蚊胺、柠檬桉油的蚊虫驱避剂。在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等蚊虫活动高峰时段,不要到树荫、草丛,还有积水这些地方去逗留。

家中要安装纱门和纱窗,晚上睡觉时要使用蚊帐,防止蚊虫叮咬。在室内发现成蚊时,可使用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电蚊拍等灭杀。家庭周边环境的积水处也要注意清理干净,以杀灭蚊子幼虫。

据介绍,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但患者发病后若被蚊子叮咬,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2-10天,再叮咬健康人即可传播。因此,如果从流行地区返回宜昌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将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带入境内,导致本土传播。

市民如果去过流行地区或被蚊子叮咬后出现高热、剧烈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发病后7天内尽量待在蚊帐内或做好防蚊工作,避免被蚊子叮咬而传播给他人。(记者时刚、梅芫,通讯员冯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