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20:56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承压之际,湖北外贸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上半年出口突破2900亿元,同比增长38.5%,超全国均值31.3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总额首次实现半年突破4000亿元,增长28.4%,增速居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前列。
这份亮眼表现的背后,是湖北“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的持续发力,而一座机场的“脉动”,正鲜活勾勒出这场开放突围的轨迹。
“内陆腹地”向“全球节点” 跃迁
作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湖北正以航空枢纽为支点打破地理边界。
7月28日凌晨1点,在鄂州花湖机场货运分拣中心,3小时前还在100公里外黄冈养殖池里的鳗鱼,此刻已完成通关,即将登上飞往韩国仁川的早班机——这样的“全球速达”每天都在上演。
目前,花湖机场已开通超100条航线,覆盖菲律宾马尼拉、澳大利亚克拉克等东南亚及大洋洲城市,更能经东南亚河内中转,直达北美芝加哥、达拉斯、纽约等地,让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品、工业电子产品通过航线网络辐射全球。据花湖机场货站管理部副部长高振介绍,借助这样的物流网络,像黄冈鳗鱼这样的货物,在地理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时效提升了80%以上。
制度创新则为物流提速装上了 “加速器”。在武汉光谷前置货站,2023年8月投用的“两场一站”通关模式创造了新效率:一票发往马尼拉的货物在光谷完成申报后,5分钟内电子信息就同步至天河机场货机,货物未动,数据已“飞”完了全程,让地面驳运时间缩短40%。
2024年5月,“广州花都至鄂州”跨关区电子关锁测试成功更具突破性——电子关锁取代传统物理关锁,将货物信息全程录入系统,监管车开往花湖或天河机场时自动完成数据对碰,海关无需现场查验即可远程放行,彻底打通了湖北的空中出海口。
武汉海关东湖综保区科科长乔翩解释,这一模式让湖北企业能在广东集货后统一运至光谷货站,充分发挥武汉中部航运枢纽的作用,让跨境电商出口更便利。
物流枢纽激活开放 “新势能”
枢纽能级的持续升级,正让开放的触角不断延伸。
2024年以来,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的黄冈城市货站通过花湖机场发送货物已达3000吨。
5月新投用的汉口北城市货站,深度融合“空港+商贸”双枢纽功能,实现“货到汉口即出境”。
6月,花湖机场首个海外仓在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国际机场物流园区揭牌,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新支点……
物流的畅通,最终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在鄂州花湖机场辐射圈内,华工科技葛店产业园的高端激光设备正通过航线发往全球。
随着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已超50%。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湖北生产的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38亿元,同比增长19%;手机出口130.3亿元,增长11.8%;集成电路出口117.1亿元,增长25.3%,科技含量与附加值的双重提升,也印证着产业竞争力的跃升。
从黄冈鳗鱼3小时通关的“鲜速度”,到光谷货站5分钟数据同步的“智效率”,再到半年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的“硬成绩”,湖北正以枢纽提能为引擎,在全球贸易版图上镌刻下内陆省份的开放新坐标。
观察员说
花湖机场货站管理部副部长高振:
数据是最直观的印证。我们通过构建“轴辐式”网络,让货物“跑得快”、成本“降得下”、企业“走得远”。
我相信,随着枢纽能级的持续跃升、开放通道的日益畅达,这条逆势突围的开放新路也一定会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