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应届生多样化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2025-07-29 10:44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投档线引发广泛关注。上海海关学院两个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分别为648分和657分,远超部分985、211高校。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当下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对就业因素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选名校不如选就业”的讨论。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求稳”心态明显,考研、考公、考编热度不减,“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增多。数据显示,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258.6万人竞争3.97万个岗位,考录比65:1。面对这样的局面,需多方合力来破解。

政策层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质量就业岗位,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拓展业务领域,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适当增加基层岗位数量,完善基层岗位的待遇和晋升机制,吸引更多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提高“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人员的补贴标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在公共服务领域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如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社会层面,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大型企业可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前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高校应逐步推动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紧密结合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需求,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社会要营造多元的就业氛围,注重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对职业的刻板印象,让毕业生认识到就业的多元化,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领域的工作。积极宣传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消除毕业生对一些职业的误解。

从应届生自身来看,要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习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企业实习,了解行业运作和岗位要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市场变化。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不要只盯着热门行业和高薪岗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就业方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考编专用校”分数远超985,是当下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解决应届生多样化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只有政府、社会、应届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让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当阳市委编办 彭华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