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李相约,绘就乡村产业振兴新图景

2025-07-28 16:2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近日,远安县河口乡红李缀枝、游人如织,一场热闹非凡的红李山庄采摘节,让“河李相约”从诗意的邂逅,变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当枝头的红李与线上的订单相遇,当一村的特产与多村的资源联动,一幅以“李”为媒、以“合”为要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远安县河口乡徐徐铺展。

“线上+线下”双线发力,让“甜蜜果实”走出大山。红李山庄的采摘节,不是简单的“采果宴”。线下,游客手提竹篮穿梭林间,在摸鱼、抓鸡的野趣中体验田园之乐,更在助农摊位前选购花椒、鲜桃等本地特产;线上,网红书记与直播达人组成“助农联盟”,五小时吸引近百万人次围观,千笔订单从云端飞来。从枝头采摘到现场发货的“无缝衔接”,从田间分拣到快递车厢的“新鲜速递”,这种“体验式消费+云端带货”的模式,既让城市消费者尝到了“第一口鲜”,更让大山里的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

科技赋能打底,让“产业根基”扎得更深。红李的“硕与甜”,不是凭空得来的。12年来,红李山庄深耕种植技术,从摸索优化到形成体系,终于迎来“四十万斤总产量”的历史性突破,70%的红李单果重超50克,42颗就能凑足5斤。这组数据背后,是科学种植的“硬功夫”——它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品质、更优的口感,更意味着产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从“靠天吃饭”到“科技撑腰”,乡村产业唯有跳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才能真正实现“提效增值”。

多方协同发力,让“振兴合力”聚得更紧。一场采摘节,看出的是河口乡的“协同智慧”。政府靠前服务,企业代表现场助力,鲜果、酒品在同一个平台亮相,甚至乡邻的土鸡蛋、菜籽油也能搭上展销的“快车”。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民参与”的模式,打破了“各村自扫门前雪”的局限,让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当助农联盟为红李“代言”,当地方酒品与农家土产同台展销,乡村产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聚合效应。

从一颗红李的“出圈”,到一片乡村的“蝶变”,“河李相约”的故事还在继续。当更多乡村找到自己的“红李”,当更多资源在“相约”中融合,乡村产业振兴的画卷,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远安县河口乡人民政府 程彩琦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