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国内> 正文
“钢铁巨龙”合龙,江豚、候鸟安然

2025-07-27 19:59 来源:大武汉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2025年7月26日,夏日的江城长天流云,长江黄金水道如撒金沙。武汉新洲双柳长江江段,“江豚湾”臂弯轻挽,不远处的涨渡湖湿地池杉繁茂,群鸟安宁栖息。当天,在数百名建设者的见证下,武汉第12座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成功合龙,万里长江上又一座“钢铁巨龙”诞生。

2025年7月26日, 建设者们欢庆双柳长江大桥成功合龙。

这座50.5米宽、1430米主跨的超级工程,不仅是连接武汉新洲与鄂州的交通纽带,更是打通“光谷”“星谷”的创新走廊。大桥建成后,从阳逻港到花湖机场,从航天基地到物流枢纽,原本90分钟的绕行将缩短为5分钟车程,将有力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武汉都市圈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7月26日, 无人机镜头下的双柳长江大桥,一跨过江,南北引桥和立交接线工程均架设在两岸陆地,且远离湿地保护区。

这里是交通要道,也是生态重地。双柳长江大桥背靠涨渡湖湿地,面向万里长江。科考监测结果显示,该江段是武汉地区江豚最活跃的区域。

2024年11月21日,一头长江江豚正从在建的双柳长江大桥附近迎浪捕食。

2024年11月21日,一头长江江豚在”江豚湾“水域捕食。

早在大桥项目设计论证阶段,环评报告就详尽记载了双柳长江大桥沿线的江、湖、河、渠及鱼、鸟、草、树等生态数据,还附上一张长江江豚母子图片,要求大桥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保。

2024年12月13日,双柳长江大桥猫道铺设现场,一块“你的微笑我来守护"长江江豚保护宣传牌旁,建设者正在施工。

“双柳长江大桥选用了一跨过江的悬索桥设计方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双柳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介绍,大桥主桥桥墩设置在两岸,不在江水中打一根桩。南北引桥和立交接线工程均布置在两岸陆地,远离江水;为避让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专程绕道。

2024年12月13日,施工人员在双柳长江大桥铺设猫道。为防止施工材料掉进长江,施工人员在猫道上铺设了密实的钢网。

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陈诚介绍,为大桥主塔施工研发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降低了施工中的噪声和扬尘;为避开水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工地选择“错峰施工”。

2024年11月28日7时17分,太阳刚露出水面,大桥施工人员赶在长江江豚出没高峰时段之前错峰施工。

项目开工3年来,钢铁虹桥与“江豚湾”、涨渡湖湿地和谐共生。“江豚湾”附近,长江江豚安家落户,从最初的2头增长到近20头;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200多种、数万只鸟儿栖息繁衍,其中不乏“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这些,为长江大保护交出了最好的“答卷”。

2024年12月13日,一群白天鹅在"江豚湾"越冬。

2023年12月27日,双柳长江大桥建设者廖吉学向工友们展示他用手机拍到的长江江豚逐浪嬉戏的照片。

今年48岁的王先生家住新洲双柳大埠,在江对岸的鄂钢工作。当天,他来到长江边,用手机记录下大桥合龙的特殊时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大桥修好后,他上班就近了,家乡的“江豚湾”、涨渡湖湿地的美也能让更多人看到。

(记者金振强 夏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