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温!城区10天急救23例中暑患者

2025-07-21 17:1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熊鹏 人阅读

7月以来,宜昌高温噌噌地上升,市气象台连续多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特别是7月5日,不仅五峰打破7月上旬气温最高纪录,宜昌市急救中心调派救护车也较平日增加50%。

据宜昌市急救中心统计,从7月1日至10日,城区已急救23例中暑患者,其中仅5日一天就有5例,数据显示,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9点为中暑高发时间段,55岁上中老年人是发病主要对象,户外中暑者占多数,但也不乏室内中暑者。

“户外中暑者以外出活动的市民最多,多是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晕倒,其次是游客在景区游玩不慎中暑,个别是户外劳动时不慎中暑。”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近期气温高,不管是游客还是市民,或是户外工作者,烈日当空应尽量减少外出,如要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晚上也不能麻痹大意,注意防暑降温。夏天劳动作业后出汗多,体能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等营养食品,以及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大量出汗后不宜狂饮,尤其是冰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水调节体内水、盐分比例,防止代谢紊乱。

除了室外中暑外,也有部分市民室内中暑。6日上午10时许,深圳路附近小区,一名60多岁的女子在家中未开空调做清洁时晕倒,医生检查诊断为低血压、热射病。2日上午11时许,西陵区一名男子在室内球馆运动后不慎中暑。

“室内如果防暑不当也会引起中暑。”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热天,室内温度也很高,部分人因未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中暑,还有部分老人紧闭门窗,虽然有的开着电扇,但房间高温不通风,加上喝水少出汗多,也容易因体温过高而中暑。频繁进出空调房,如果温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等并发症。建议市民在室内也要尽量开空调或电扇,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锻炼一定要适度,运动时也要注意补水。

该负责人表示,中暑也有初期症状,如出现口渴、头晕、大量出汗、胸闷、心慌无力等情况,有可能是中暑。此时要脱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用凉水擦身降温,喝含盐分的水或白开水。如若还不能缓解,就要及时拨打120呼救。

中暑按照症状轻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形式,对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过50%。主要就是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和脏器功能的损害甚至衰竭。(急救中心宣)

预防中暑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