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山村司机邓兰舟情牵2300多个“家人” 17年免费带货10万余件

2025-07-18 12:55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胡伟龙 人阅读

全国劳动模范、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山村司机邓兰舟。(本报资料图片)

7月15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8℃的热浪裹着蝉鸣,蒸腾在渔洋关客运站。

40岁的邓兰舟刚把客车停稳,一条微信就来了:“帮忙带两斤酵母粉。”

驾驶室的车厢里,摆满了老乡们的“代购”物资:白面馒头、牛奶、降压药……

17年来,山村司机邓兰舟安全行车里程超50万公里,免费为沿途不方便外出购物的村民带货10万余件。

作为一名党员,他说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微信里2400多人,几乎都坐过我的车”

15日11时50分,邓兰舟准时发车。从渔洋关到怀抱窝村,单边山路110公里。

“吴大姐,您要的铁架子绑在后备箱了!”他甩了把额角的汗。

怀抱窝村的吴昌玉攥着衣角笑道:“昨儿就微信随口一提,你倒真记着。这玩意儿沉得很,雇车得花几十块,还是你实在。”

车厢里顿时热闹起来,70岁的向中全大爷接话:“他不光捎东西,修东西才叫上心!”

去年冬天,邓兰舟送货路过张婆婆家,发现老人家水管冻裂,大冷天连口热水都没有。邓兰舟送完货,掉头又返回张婆婆家修水管,帮老人烧上一壶热水才离开。

“王大爹的降压药不能断,李嫂子家的孩子酸奶要常温的,在外打工的小陈托我看顾他母亲的菜地……”邓兰舟的微信通讯录里,存着2400多个名字,100多个是亲友,剩下2300多个全是乘客或其家人。

“这2400多人,几乎都坐过我的车,每个人我都能联系上。”他说。很多人因为去山外工作和生活,放心不下留守在老家的长辈,他们临走前,都会加上邓兰舟的微信,郑重地托付一句:“邓师傅,方便的时候帮他们带点东西,照料一下。”

这本“人民笔记”,比行车记录本还要厚

“候车厅漏雨,老汉的衣服淋湿了”“麦庄村3.7公里断头路,乡亲们出行难”“弯道防护栏有缺口,车辆翻下去咋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邓兰舟的笔记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这本“人民笔记”,比他的行车记录本还要厚。

2023年3月,邓兰舟成为县人大代表。发挥车队走村串乡、收集民意及时、广泛、畅通的优势,同年3月27日,首辆“民主早班车”开通。

五峰镇麦庄村九组、十一组共居住着167户479人,全长3.7公里的张陆公路(张家坳至陆家坳)是九组、十一组的“大动脉”,它不仅连接着长阳,也是村民们出行的“生命线”。

几年前,这条坡陡泥泞的断头路让村民苦不堪言,出行和运输都成了大难题。村民们天天盼着把路修好,硬化一下。

为了核实断头路情况,3.7公里的山路,邓兰舟深一脚浅一脚走了3个多小时。遇到陡峭处,他蹲下来用手机拍裂缝,标注GPS定位。碰到村民,他就拉着问:“这路断了多久?出行怎么解决?”

一份带着泥土的《关于麦庄村张家坳至陆家坳农村公路改造硬化的建议》很快形成,附页里除了照片,还有他手绘的简易地图,每个坑洼、每处弯道都标得清清楚楚。

通过“民主早班车”,这项建议被列入五峰县2023年重点民生项目之一。2024年初春,修路的挖掘机开进麦庄村,邓兰舟特意绕路去看,“当人民的代表,就要为人民办事”。

把“小事”刻进心底,让牵挂落地生根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邓兰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劳动者要“保持本色”。

“小邓啊,你可别出了名就忘了我们。”有次他去外地做事迹分享,回来就被老乡拉住念叨。

这话像根弦,在邓兰舟心里绷得紧紧的。作为省市劳模,他每年都有疗养机会,却次次婉拒:“我也想休息几天,但乡亲们习惯了找我,我不在他们不安心。”

乡亲们塞来的腊肉、猪蹄,他要么婉拒,实在推不掉就按市价把钱塞回去。有人说他咋就死脑子,他笑着摆手:“规矩不能破,该咋办就咋办。”

自2021年被媒体报道走红后,一些商业邀约如潮水般涌来。有企业看上邓兰舟抖音号的12万粉丝,开价请他直播带货,还有传媒公司要包装他运营账号。

“我不一直在‘带货’吗?都给老乡‘带货’17年了!”他憨厚地笑起来:“如果我去拍视频带货,乡亲们的药谁捎?化肥谁带?给乡亲们带货,我心里踏实。”

不久前,有企业想高薪将他“挖”走,邓兰舟又婉拒。“喊我小邓的是叔伯辈,叫叔叔的是娃娃们,同龄人都称兄弟。”邓兰舟指着满车“亲戚”说,“我舍不得他们。”

盘山路上,车轮朝着怀抱窝村的方向驶去。麦香、药味的气息,弥漫在车厢里。那是牵挂的味道。

(记者 张泽牧 匡柏学 通讯员 王登府 实习生黄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