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地> 本地> 正文
257.5米高空上的“铁蒸笼” 大桥升降机操作员杨春霞每天平均上下30多趟

2025-07-16 06:4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人阅读

7月15日10时许,随着最后一仓混凝土升空浇筑,枝江长江大桥南岸主塔顺利封顶。图为建设现场。(记者林潇 摄)

7月15日清晨6时,晨光熹微,杨春霞骑着电动车到达枝江长江大桥南岸主塔施工现场。

戴好安全帽,经过安全通道,杨春霞一头扎进安装在桥塔上的升降机。升降机面积约两平方米,驾驶舱仅占一个小角落,摆放着勉强可以坐下一人的座椅和操作台,上方挂着一台电风扇。

作为升降机操作员,杨春霞全神贯注地检查齿轮、螺丝等部件。发现一个齿轮缺少润滑油,杨春霞及时加注润滑油,确保运行安全。

工人们陆续走进电梯,清点登记人数后,杨春霞关上电梯门,坐进驾驶舱。通过识别验证后,按下电梯开关,推动手杆,升降机稳稳地向塔顶施工平台驶去。

“天气热了,要注意防暑,身体要紧。”高度缓缓爬升,杨春霞和工人们拉起家常,并将身上准备的藿香正气液等避暑物品递给工人。

枝江长江大桥南岸主塔垂直高度257.5米,相当于86层楼高。“上下一趟大概要15分钟。”杨春霞说,每天平均上下30多趟,每趟都马虎不得。

平时在升降机运行时若发现设备有问题或者听到异常声响,杨春霞都会第一时间报给维修师傅,让他们来养护。

工人们上厕所、拿物料随时可能上下,杨春霞必须一直待在升降机里。随着时间推移,升降机内的温度逼近40℃,宛如一个“铁蒸笼”。虽然电风扇嗡嗡转动,杨春霞额头的汗水还是顺着脸颊往下淌。

“上午11时下班,下午3时上班,避开最热时段。”杨春霞表示,为了应对高温酷热天气,项目部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藿香正气液、西瓜、饮用水等防暑降温物资。

作为土生土长的百里洲人,杨春霞去年5月经人介绍,自学通过了升降机操作资格考试,到大桥南岸主塔项目从事升降机操作工作。

“过江只能坐船,很不方便。”杨春霞回忆,“一次父亲重病要到城区医院急救,结果等了1个小时的轮渡。”

看着大桥一天天“拔节生长”,杨春霞心里也充满期待:“修桥是百里洲人多年的梦想,能为大桥建设贡献一点力量很开心。”

时间临近11时,南岸主塔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升降机里响起提示音,杨春霞关好门,谨慎操纵着手中的按钮与推杆,驾驶升降机到塔顶接人。(记者付江山,通讯员田雪莲、李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