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15:06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人阅读
7月7日,正逢“七七事变”88周年,“捍卫英烈尊严网警公布6起侮辱英烈案”登上热搜。从网民王某玉为博眼球肆意诋毁英烈,到徐某等人公然歪曲抗战历史,这些行为不仅亵渎了民族的集体记忆,更刺痛了社会良知。公安机关雷霆出击,以案释法,向全社会昭示,任何侮辱英烈的言行,都必须付出法律的代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划破长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壮烈史诗就此展开。时光流转,硝烟散尽,但那些用鲜血浇灌民族独立之花的英烈们,永远值得最庄严的礼赞和最坚实的法治守护。
2025年3月26日,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并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将这份崇敬之情升华为制度保障,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一场仪式一堂课”的创新理念,让每一次祭奠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洗礼;细化的八类禁止行为清单,为烈士纪念设施筑起法治“防护墙”;首创的一次性抚慰金制度,让烈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湖北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修缮1665处革命文物,建立77个教育基地,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执法治之剑,护英雄之魂。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到民法典、刑法的配套完善,再到湖北的先行先试,中国正在编织越来越密的英烈保护法治网。
面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条例特别强化了网络空间治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指明,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今年6月,湖北一男子在网上辱烈士家属事件中,地方公安机关迅速处置,对该男子依法行政拘留,正是展现了法治的雷霆之力。
守护英烈,既需要情感的共鸣,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既需要道德的教化,更需要法治的威严。当法治的阳光普照大地,当尊崇英烈蔚然成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必将感受到这片热土最深情的回响。他们曾经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如今正以法治的力量守护着他们的不朽荣光。这是跨越时空的庄严对话,更是面向未来的神圣承诺。让法治之剑捍卫英魂,使英雄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永远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作者: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人民检察院 姜洁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