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14:30 编辑:朱鸿 人阅读
7月9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宜昌医院携手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正式启动“三峡行”系列医疗赋能活动,首站走进当阳市人民医院。此次活动以肿瘤防治为核心,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推动区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标志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在鄂西地区的深入实施,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此次“三峡行”系列活动,正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宜昌医院践行战略使命的重要举措。该中心以肿瘤防治为突破口,通过“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推动诊疗技术标准化和资源均衡化,辐射带动宜昌及周边地区医疗水平整体提升。
当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夏骏介绍了医院肿瘤科近年来的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蓝图,期待通过与武汉协和宜昌医院肿瘤中心的深度合作,提升当地医院的肿瘤诊疗技术水平,惠及当阳42万群众。
在学术交流环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宜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彭纲教授,围绕“局晚期NSCLC放射治疗新进展”进行了主题演讲,从免疫联合放射治疗及靶向联合放射治疗的两方面,阐述了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模式组合治疗的选择及研究进展,同时强调需要关注联合的时机、放疗靶区和剂量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李道俊教授关于“食管癌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了主题演讲,深入讲解了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以及晚期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策略,揭示免疫治疗通过新辅助以及辅助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使很多不可手术患者转化为可手术患者,从不可治愈转化为可治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当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杨勤教授的团队分享了一例肺癌及一例头颈部肿瘤的治疗病例。彭纲教授、三峡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许新华教授、李道俊教授和当阳市人民医院的程晓波、胡志伟教授参与了讨论,思想碰撞中彰显了区域协同提升诊疗能力的实效。
此次当阳首站活动,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三峡行”系列的开端。未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宜昌医院将持续依托医疗联盟平台,以“共融、共创、共建”理念深化区域协作,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推动肿瘤诊疗同质化发展,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家级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这不仅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更将为构建区域协同、上下联动的肿瘤防治体系提供“宜昌方案”,为提升我国整体癌症防治水平贡献力量。(通讯员 许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