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5:31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王道远 人阅读
7月1日开始,昭君和韵·兴山寻迹队奔赴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他们在“昭君故里”的土地上印下足迹,探索如何将“和平使者”王昭君的精神遗产转化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宝贵资源。
实践活动中,团队走进兴山县实验中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伊始,团队成员王子翔以兴山的历史文化名片——“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为切入点,讲述了王昭君这位和平使者远嫁匈奴,促进汉匈友好、推动民族交流融合的伟大历史意义,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视角的引入,不仅拉近了与兴山学子的情感距离,更让他们从家乡引以为傲的人物身上,直观感受到民族团结融合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现实价值。
宣讲内容随即从历史纵深转向当代实践。团队成员系统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特色工作和丰硕成果,生动讲述了践行责任、勇于担当的优秀毕业生王东海的事迹,极大地激发了在场中学生们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此次宣讲活动以其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容扎实、互动深入的特点,赢得了兴山县实验中学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
昭君出塞——这曲传唱千年的和亲之歌,如今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此次实践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鄂蒙联动”项目的启程之旅,随着校地合作协议落地生根,鄂蒙两地“重走昭君出塞路”的文旅线路逐步贯通,更多青年学子将沿着这条民族团结之路,团队成员也将以青年脚步和行动,继续“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深入研究两地共同推进昭君文化保护传承的战略合作,在昭君故里书写新时代的“和美”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血脉更加相连。(兴山实中宣)